中行江苏分行"中银信贷工厂"授信余额达408亿
来源:网络
2013-10-25 15:26:30
中国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致力于向小企业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截止2013年9月末,中国银行“中银信贷工厂”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贷款余额3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8%。 ...
中国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致力于向小企业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截止2013年9月末,中国银行“中银信贷工厂”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贷款余额3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8%。授信客户数54512户,增速22%。不良余额30.76亿元,不良率1%,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作为“中银信贷工厂”模式的首批复制行,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贯彻银监会“六项机制”和“四单原则”的有关要求,全面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截至2013年9月末,江苏省分行“中银信贷工厂”中小企业授信余额408.23亿元,较上年末新增55.22亿元,中小企业授信客户数7845户,较上年末新增954户。授信余额、客户数分别是成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前的10.1倍和9.6倍。在第三方开展的2012年外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中银信贷工厂”中小企业客户满意度为94.2%。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紧紧围绕推动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积极创新服务于文化产业中小企业并就“中银信贷工厂”模式做出了三大突破:一是坚持“机构专营”和“统筹管理”相结合,自上而下设置独立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职机构,实现业务运作的专业化。2008年底,江苏中行成立中小企业部,负责全辖中小企业业务的发展与管理;2009年一季度,在省行中小企业部的指导下,辖内12家二级分行成立中小企业业务中心,并向重点管辖支行派驻钻石营销团队,形成了“省行设部门、分行设中心、支行有团队”的管理架构。二是突破了传统的“部门银行”设置,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涉及中小企业信贷的职能逻辑集中,实现各业务职能间的无缝对接。这种集约型的“流程银行”管理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的僵化模式,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得到快速响应和处理。三是借鉴“工厂化”的运作模式,重塑信贷流程和管理体制,为各个岗位和环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加强过程管理。以“情景分析”、“尽职审查”、“预警”、“资产组合管理”、“反欺诈”五位一体风险管理机制为落脚点,开发相应的信息决策工具如“授信工作流系统”、“预警管理系统”等,提高服务效率与风控水平。
近年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一直将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作为一项战略业务予以重点支持,并先后获得“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中小企业网上融资服务优秀银行”称号、“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杰出贡献奖”。2012年,江苏中行被中国银监会授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成为系统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机构;并获得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2012年江苏省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明星单位”奖。2013年,江苏中行荣获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颁发的“江苏省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奖”。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