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民政厅为防止出现关系保、骗保等违规违纪现象,该省近日出台新规:利用虚假证明材料骗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除全额追回骗取的保金、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外,其信息将记入个人征信系统。(人民网10月21日) ...
山西省民政厅为防止出现关系保、骗保等违规违纪现象,该省近日出台新规:利用虚假证明材料骗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除全额追回骗取的保金、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外,其信息将记入个人征信系统。(人民网10月21日)
“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是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的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低保”制度的实施,是进一步调节社会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帮助经济贫困的对象渡过难关,减轻经济压力,进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
“低保”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近几年出现一些人利用虚假证明材料骗取低保费用,这些人本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但与街道或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熟络,轻易获取审批部门的信任,获取“低保”资格,却把一些真正的贫困对象拒之门外。
还有一些民政部门工作缺少变通,出现“低保”条件一经审核,长期保持不变,一些经济条件转好的对象仍然在享有补贴,而一些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突然陷入贫困的对象很难得到及时的救助。
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经济贫困对象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街道及民政部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访“低保”申请用户,了解真实情况,避免产生虚假信息。二是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定期审核相关资料,避免不符条件者继续享有补贴。三是符合“低保”条件的申请者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低保”制度的公开透明性。四是对于骗取“低保”资格的对象,以说服教育为主,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
山西省将骗取“低保”资格的个人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这一举措在源头上进一步规范了“低保”申请者的行为。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个人信用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品质的约束,更是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因此信用在人们的生活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个人征信系统相对于说服教育具有一定的制裁性,而相对于法律制裁又多了一些人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劳动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共圆一个“中国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