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重塑公信力红会要从透明做起

来源:网络 2013-09-22 23:05:12

 近几年来,每当国家遇到大灾大难,全国人民踊跃救援、积极捐款已不是什么新闻,而针对慈善机构的责难之声却是不绝于耳,首当其冲的便是中国红十字会。  近日爆出新闻,汶川地震时,百余艺术家义拍筹款8472万元定 ...

 近几年来,每当国家遇到大灾大难,全国人民踊跃救援、积极捐款已不是什么新闻,而针对慈善机构的责难之声却是不绝于耳,首当其冲的便是中国红十字会。

  近日爆出新闻,汶川地震时,百余艺术家义拍筹款8472万元定向捐给红会,但此后便不知善款去向。红会随后发表说明,称这些善款用于“博爱家园”项目,虽未按指定项目使用,但与捐赠人意愿总体一致。(据5月2日《西安晚报》)

  红会社监委成员王永曾撰文称,网络上流传的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大部分责难,最终都被查实属于造谣。但在文章中他也承认,确实有更改赈灾款用途这件事。即便王永所言非虚,此事属于个案,而对于民众同样也可以管中窥豹,从个案中发现红会在善款运作中的不足。

  作为捐款人的百名艺术家把钱交给红会后便不知善款去向,直到媒体曝光后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钱被红会“借花献佛”了。自己的捐款别人做主,这几乎是所有捐款人最不愿看到的结果,也正是红会与捐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其频频面临信任危机。如果进入红会的每笔善款都能公开账目,其具体去向都有据可查,那么即便红会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善款用途,捐款人在心理上也不会难以接受。

  慈善机构的账目公开之所以难以进行,还是因为缺乏强力有效的监管。首先缺乏一个明确针对慈善机构的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我国民政部门制定过《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是一个指导性而非强制性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对慈善机构的权利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这就给一些慈善机构钻法律空子的机会,同样因为无章可循,有关部门想监管也是无能为力。而在社会监督方面,也只是媒体、网友自发地曝光性监督,缺乏有公信力的社会监督委员会,难以形成一个社会监督的网络。

  现在是一个慈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时代,红会只是我国众多慈善机构的一个代表,很多地方慈善机构的管理相对更加松散。信任危机是每个慈善机构都会面临的问题,怎样挽回影响,重塑公信力,需要慈善机构从头做起,公开透明地处理每一次募捐行动。民众也不应丧失信心,相信在全民监督下,我国慈善事业会越走越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新版限制使用农药名录施行


互联网 2017-10-02 11:07:00

2017全国两会热点


2017-03-11 23:08:00

央行扩大首套房认定范围


网络 2014-10-01 23:01: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