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指出,企业和个人是征信体系的重点,要建立“守信得益、失信受惩”的社会信用机制。市政府明确,我市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 ...
2012年12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指出,企业和个人是征信体系的重点,要建立“守信得益、失信受惩”的社会信用机制。市政府明确,我市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到2015年,城镇居民覆盖率要达到99%。
温州诚信典范曾层出不穷
近年来,尤其是2002年我市提出“信用温州”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造“信用温州”建设,温州企业信用状况得到大幅改善,讲诚信、守信用的氛围基本形成。温州人,也因此成为最讲信用的群体之一。
2006年,苍南遭受超强台风“桑美”的袭击,吴乃宜老人痛失三子。在此后5年多时间里,年逾八旬的老人吴乃宜替子偿还了80多万元债务。“诚信老爹”吴乃宜老人以最朴素、最真诚的行动诠释了一位普通老人对“诚信”的理解,感动了社会各界,也升华了“诚信”二字的内涵。
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何旭艳说,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强化诚信建设。多一些“诚信老爹”,少一些“跑路”企业主,经济发展定会更加顺利,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稳定。
2008年1月的一场大火,烧毁了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三千商户的梦想。原本可以通过申请企业破产的温州商人钱金耐没有逃避,也没有放弃,承诺全额赔付商户的损失,并重建这座国际商贸城。在随后3年里,钱金耐信守诺言,筹资2.8亿元,带领受灾商户在废墟上重新站起来。
市信用办主任、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感慨地说,温商钱金耐的勇于担当就是诚信的典范,也是众多温商诚实、守信的缩影。
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曾紧急召回5万条夏裤;因样板房与实际有一丝差异,在外温商陈承守曾“怒砸样板房”……
征信系统汇集数万个人信息
在个人信用信息制度方面,我市先后出台了《规范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数据报送的通知》等制度和文件。2008年,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温州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温州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也因此进入加快发展阶段。
先期在公务员评先评优、青年文明号评选等方面开展了应用试点。随后不断拓展试点范围,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推行了信用信息应用试点,把信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企业经营活动和政府行政行为等紧密联系起来,有力推进了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我市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于2011年8月建成。目前已汇集法院、国税、计生、交警等16个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180万条,信息内容包括法院判决不执行、欠税、违法计划生育、酒驾等个人恶意失信信息。
此外,我市人行征信系统还汇集了380万自然人的相关信息。方勇军说,以前,温州人借钱只需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数千万甚至几亿元的资金很快即可筹集,靠的就是诚信。
让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罚
下一步,我市将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通过在行政、市场、社会、司法等方面出台政策和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受到褒奖,失信者受到惩罚,使政策向诚实守信者倾斜,让失信者付出相应的交易成本。
守信激励方面,我市将加大对守信主体的支持力度。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改革、金融、财政、环保、建设、商务、工商、税务、质检、海关、知识产权等部门和领域,广泛应用各类信用产品,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激励政策。
信用惩戒机制上,我市将制订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完善失信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使失信者在市场交易中受到制约,形成市场性惩戒。
据悉,对信用记录不好的企业和个人,市有关部门将给予严格限制。比如,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从严把关;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评估,区分出不同信用等级,有关部门可根据信用等级作出优惠、给予便利或者严格限制、不予许可。
市信用办相关人士介绍,一方面,用反面案例来产生社会震慑力,引起全社会的道德谴责,有效约束社会成员的失信行为。另一方面,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开展“道德模范”、“诚信示范企业”、“诚信经营示范”,“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等诚信创建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守信光荣的舆论氛围。
信用体系构建难,重新构建更难。但只要人人把信用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维护和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温州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一定能重新构建起来,重现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