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美联储再控金市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2-04-16 15:57:39

在美联储有形之手撩拨之下,国际金价随之跌宕起伏。如今,美联储再次试图通过黄金(1646.20,-14.00,-0.84%)升值/美元贬值的操作重振美国经济及股市。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张尚斌】/文   4月4日,美联储发布了

  在美联储有形之手撩拨之下,国际金价随之跌宕起伏。如今,美联储再次试图通过黄金(1646.20,-14.00,-0.84%)升值/美元贬值的操作重振美国经济及股市。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张尚斌】/文

  4月4日,美联储发布了3月份货币政策制定会议的纪要,显示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受消息影响,当天纽约黄金期货大跌3.5%,跌至3个月新低。

  4月11日,美联储发布褐皮书,称美国经济继续以温和至适度的步伐增长。之前,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国际金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但美联储公布的经济数据并未再次给黄金注入新的推动力,金价上涨受阻。

  如果说有一只手能够影响国际金价,那么这只手非美联储莫属。而且,这只手还是有形之手,在其撩拨之下,国际金价随之跌宕起伏。

  2008年12月8日,美联储前理事格莱姆雷(Lyle Gramley)在接受加拿大商业新闻网的 “交易日”访谈节目采访时暗示:美联储拯救美国经济的方案中一大重要部分包括使美元对黄金大幅贬值。

  2009年3月,美联储第一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同年4月,国际金价见底865美元/盎司,至当年12月涨至1261美元,涨幅高达46%。随后,因政策面的“真空期”,金价飙升的狂想曲戛然而止,跌回至1045美元/盎司。

  2010年11月,美联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粉墨登场,美元指数应声下跌,国际金价再度飙升。至2011年9月6日,从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开始算起,在两年半的时间里金价涨至1928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价。

  整个世界都在为黄金狂热。然而,黄金本身是不产生收益的,投资黄金的收益要依赖于更多人来买入,从这一点来说,黄金实际上是一种投机。那么,为什么一种投机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上涨?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黄金失去了其货币地位,但如今其货币属性正在变强,甚至有“再货币化”的趋势。如果不是具有货币性,会让我们怀疑黄金市场要重蹈20世纪80年代初白银市场崩溃的覆辙——在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白银价格从每盎司5美元上涨到每盎司49.95美元。这个巨大的“银色泡沫”最终导致亨特兄弟破产。

  黄金货币化属性的加强正是源自于各国央行、特别是美联储的间接影响或者直接操纵。金价通常被政府和央行当作利息的参照物,原因很简单:黄金可以作为法币运行好坏的参照物。一旦纸币运行状况恶化,金价马上就会显现出其“晴雨表”的作用,这就是为何金价被官方当作一种政策目标的原因。

  黄金价格代表了一种重要的信号机制,而整个货币体系是基于信用的。假设金价飙升到5000美元/盎司,所有的麻烦问题都会出现。比如,人们会问:美元出了什么问题?世界经济怎么了?金价的快速上涨会让人们质疑世界上法币的有效性。

  联储意图:美元对黄金贬值

  通过对货币数量、价格等的影响,以及对石油等战略物资的操控、对统计数据的人为修饰,可以间接影响黄金市场,以下是几种常用操纵工具:

  货币数量管理;货币的价格管理(通过利率),由于利率正在接近于零,这意味着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都在向高风险转移;石油价格的管理是公开的,各国都有其战略;美、欧等国对食品和能源价格的管理,一般是通过直接或隐性的补贴完成;官方篡改统计数据(如GDP、通货膨胀、就业),使其与事实相差颇大。

  所有这些,最明显的信号无疑是货币的价格操纵,即目前的低利率环境。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华尔街日报》社论版公开透露:美联储一直非常小心地跟踪股市,因为股票价格的上升能促进消费支出。也就是说,股市也是一个政策目标。更直接地说,美联储更愿意看到股市上涨而非下跌。2010年,伯南克在《华尔街日报》讨论了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对于缓解金融困境看起来非常有效。当股票价格上涨和长期利率下跌时,投资者开始了预期的经济活动。宽松的财务状况将促进经济增长。例如,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会使住房更实惠,让更多的业主进行再融资。较低的公司债券利率会鼓励投资。较高的股票价格将提高消费者的财富,并有助于提高信心,这也可以刺激消费。增加的支出,将导致更高的收入和利润,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里,将进一步支持经济扩张。”

  事实上,伯南克在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前曾多次在文章、演讲、专题论文中表明他对黄金的立场。伯南克曾称赞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1934年的黄金升值/美元贬值政策,并认为是这一政策将美国从大萧条中拯救了出来。

  伯南克认为,美元对黄金贬值可以有效地刺激经济,导致股市在1934年立即大幅上涨。这将是美联储希望再次出现的现象。

  在过去三年里,美联储通过接近于零的利率,两轮量化宽松(QE)以及一轮扭转操作(OT)为国际黄金市场提供上涨动力。在有宽松货币或宽松预期的周期内,金价往往是持续大涨;一旦宽松周期结束或新一轮QE预期降温,金市就会出现崩盘式下跌。

  2012年1月,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上,公开市场委员会承诺将接近于零的利率至少保持到2014年底,伯南克也在那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他看到了“有力”的迹象为进一步经济扩张寻找“额外的工具”。

  市场便将之解读为QE3即将到来,随后在1月份剩余的时间里,黄金、白银、原油(102.13,-0.70,-0.68%)等大宗商品均表现抢眼,涨势甚至延续到2月初。

  而2012年4月初,美联储公布了3月13日FOMC的会议纪要,显示只有“两名委员”认为额外刺激有必要,而在1月份的会议纪要中,对支持额外刺激举措人数的描述是“几个委员”。由于倾向进一步量化宽松的成员减少,黄金、原油等风险资产遭到全线抛售,金价也很快跌去了近5%。

  眼下,更多投资者会将目光聚焦在伯南克的讲话上。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膨胀到了2.89万亿美元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宽松会产生边际效应的确在不断递减,但其带给金市的推动效应却是与日俱增,原因系QE所引发的国际经济形势上的不安定因素恰好是决定金价中长期上行趋势的根本所在。

  操纵价格的证据

  虽然金价在过去11年中上涨了590%,但如果投资者在美国黄金日交易中选择每日持有,则其收益率为-70%。即,假设投资基金A在2001年投资1亿美元,在美国市场上开盘买入、收盘卖出,到了2012年,A基金的净值就只剩下3100万美元,净值几乎损失掉70%。而同一时期,金价则上涨逾590%。

  这怎么可能?全球市场几乎所有资产种类的价格增长均超过500%的时候,活跃交易的黄金基金却下跌70%?

  黄金交易是一个零和游戏,有胜者就有败者。是谁在日交易市场里损失了70%之多,同时却把金价提高了500%以上?这种损失从何而来?

  有一则交易格言说得好:一旦趋势确立,其他交易者也会甄别这一趋势并驾驭它,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易者加入,这个趋势停止是迟早的,因为太多人的加入,让该趋势的盈利能力下跌至零。然而,在日交易市场上卖出黄金肯定是十年来最大的赢家,正如在中国股票市场卖出股票的产业资本或者PE。黄金在日交易市场下跌这么多,但整体却上涨更多,这表示黄金必定在隔夜市场表现更强。事实上的确如此。

  在图2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惊人的差异。

  图2中的两条线分别代表两种投资策略。红线表示以买入持有的方式做多黄金,也就是买了放着,然后坐等升值;蓝线表示在日交易市场做空,同时做多隔夜黄金市场指数。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操作反差有多大:5000%与590%。

  蓝线交易赚取了普通人日交易市场的损失额和隔夜市场的盈利,于是其收益率远远高于一般做多的策略,轻易就得到了10倍于“买入并持有”的收益。

  再者,为何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如此长时间赢得这么稳定的收益?而且没有竞争者介入,从而使盈利趋于零?一个简单的解释是,某集团完全不在乎潜在的损失,只是在日交易市场上卖出黄金而已。

  一段时间后,这种行为可能会吸引其他市场参与者一起加入到日交易市场的做空。然而,即使是这样的话,为了保持中立,操纵者会将仓位回补。 鉴于金价在这段时间内已经上涨超过500%,再站在日交易市场外就显得无利可图。

  因此,问题仍然是:谁在这个市场做空?他们的仓位有多大?空仓有多大?另外,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里,“其他类资产”代表什么?会不会在黄金期货上有很重的仓位?

  在过去,当一种工具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就会被反复使用,如果有需要,数量还会不断增加。比如美联储的流动性注入,或购买MBS。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1975年6月3日,当时的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给时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发送了一份《给总统的备忘录》,此外还抄送给了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以及未来的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内容主要是讨论黄金,特别是其公允价值,尽管前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放弃了锚定黄金的货币标准,换来了短短四年的增长。

  概括地说,伯恩斯整个论点,围绕着黄金和货币的等价。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美联储不控制这个核心的关系,那么“控制世界的流动性的努力就很容易挫败”,而且是“未来的货币体系危险的前兆”。

  此外,备忘录还指出了即使金本位被废除,中央银行仍然可以有广泛的手段进行黄金价格操纵。在黄金的公平市场价值上:“由于美国黄金储量最多,大规模的流动性创造,可能会导致国家储备票面价值上升1500亿美元,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试想一下,如果今天黄金价格被允许达到其公允价格会怎样?正如伯恩斯所说:“巨大的流动性创造会严重危害,甚至阻挠我们试图将通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努力。”

  除了34年前的故事之外, 如今“大规模”的流动性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失控,就像市场对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对恶性通胀的担忧一样,美联储实际上最怕引发恶性通胀,对这种潜在危险的担忧,凸显了美联储的虚伪,因为给世界金融市场注水是美联储的专利。

  如果黄金价格不被操纵,会成为货币体系的强大威胁,但是控制了它,就会增加货币政策的效力和威力。放弃控制黄金价格,是历史上从未发生的事——没有人愿意放弃。

  1969年的伦敦黄金池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强势美元政策也表明,在过去,黄金价格已被监测和控制,以直接或者间接实现利率政策,或实现美元走强。

  伦敦黄金池是由八个中央银行,即美国和7个欧洲国家的央行,于1961年11月1日合作建立,旨在维持各国货币的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维持每盎司黄金兑35美元的比价。根据伦敦金市上午的定盘价,如果金价上涨则卖出,反之则买入。其中美国承担卖出黄金的50%。这种价格管制成功实施了6年,后来整个系统就变得运行不畅,因为和美元、英镑比起来,黄金锚定的价格太低,于是法国愤然退出, 1968年3月该黄金池正式崩溃。伦敦黄金池控制金价是通过官方汇率和公开市场交易的两个级别来完成的。但这个操作窗口在1971年时崩溃,导致黄金牛市来临,到1980年左右金价上涨到850美元/盎司。

  可见,抑制黄金价格在历史上很明确,而且有相当成熟的一套体系。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历史,甚至多数人认为黄金市场已经成为一种自由市场。但事实上,与过去比起来,公开市场干预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巨大。

  供给和需求规律告诉我们,只要价格比市场价格便宜,就说明需求比平常时候要强劲。就黄金的情况,我们可能会怀疑,金价低于市场价格,是因为背后的需求非常强劲。所以在其中受益的都是后来的买家,因为买入价,无论是私人还是政府,都能得到非常好的价格。因此,黄金买家应该高兴,因为可以廉价买入,印度和中国也在其中。

  如果未来的黄金仍然作为货币标准,那么谁在那个时间点持有黄金谁就是赢家。对于国家来说,官方黄金储备由中央银行持有,与私人部门相得益彰。印度一直有强国梦,其国内金市是全球强大的黄金市场之一。黄金进入印度,似乎永远也不会出来了。

  中国现在正在使国内黄金市场法制化和现代化,因此国内黄金销售规模会越来越庞大。最近,德国也在准备将其名下、储存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黄金召回,也许是德国认为黄金在本国境内要比在美国安全。

  此外,由于MF Global的欺诈事件,部分谨慎的外商已经不再信任美国的背书。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黄金市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甚至让人怀疑黄金有被重新货币化的倾向。

  金市操纵者

  《福布斯》网站上有这么一则评论:“伯南克给了黄金市场10年牛市致命一击,金市自2011年夏天以来已经进入熊市,当它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加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抛售,给市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技术性损伤。”虽然是讲黄金进入熊市,但是也告诉人们,这次熊市的很大原因是源于美联储的干预。

  瑞银认为,量化宽松政策的有效性下降,将推动黄金出现新低,可能达到每盎司1550美元。

  2012年2月下旬以来,黄金价格已下跌近9%。黄金在过去12个月经历了“过山车”行情,从2011年年初1900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到2011年12月份总共下跌了18%,随后到2012年2月又上涨了15.5%。

  从美联储过去几年引导市场的套路来看,黄金价格是非常敏感的货币政策标的。在全球经济疲软的环境下,低利率促使投资者不但远离风险资产,而且也对安全的国债避而远之。美元疲软,以及大量的流动性注入,使得黄金行情一直看涨。

  2014年年底之前,第三次货币宽松政策(QE3)或许不会推出,加上仍然偏高的利率会进一步打击黄金市场,资本应再次选择高风险资产。美联储平仓肯定会对黄金多头形成致命一击,为的是将投资者驱赶到高风险市场。

  QE3不推出、利率偏高,如果收益率曲线维持平坦的现状,黄金投资者会进一步受损。为什么伯南克宣布购买长债,长期利率还会上升?伯南克已明确表示,美联储打算购买长期国债。目前,无论如何,短期利率上涨速度均超过长期利率,因为之前美联储就已经表示,会以出售短期国债和购买长期债券来达成这个目标。

  在最近对银行的压力测试揭掉了主要金融机构的遮羞布。华尔街大行如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一直依靠从美联储获得廉价资金并剥削小银行而得以继续经营。但通胀上升是美联储的印钞和债券购买的后果,这将迫使美联储提高利率。从而对华尔街投行形成打击。

  事实上,高利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几乎是确定的。压力测试假定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保持在1.8%以下,但这一数字和6个月的收益率差不多,低于10年期国债。实际上,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高达2.2%,而二战后的平均水平是5.2%左右——这是什么概念?5.2%足以毁灭今天的银行体系。

  美联储的本意在于迫使资金从避风港撤出,转而回流到实体经济。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重大威胁,仍可能激起经济衰退的担忧。所以通胀的预期开始反扑。

  如果伯南克能够继续将收益率曲线“拧紧”,利率的上升可能会损害黄金。如果他的政策失败,收益率曲线开始恢复,黄金应该受益于利率上升。

  印度会停止购买黄金吗?

  印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但官方的消费下滑等数字是不准确的,它会让你混淆印度黄金消费真正的趋势。

  作为黄金消费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我们不妨从当地的黄金经销商出发来了解这个市场。在印度斋浦尔,有一家叫做“Savio珠宝”的珠宝设计工作室和珠宝工厂,且曾经数次获奖。他们的材料来源于斋浦尔的黄金经销商,后者则从香港、迪拜、孟买和新德里的大经销商处获得黄金。他们对印度的实物黄金和白银市场了如指掌。

  从Satio我们发现,印度的黄金需求似乎是永无止境的,白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金币和金条的需求都在增加,卖出则在减少。妇女们用金饰的变化以及黄金ETF的兴起,都会强劲支持这个国家的真实黄金需求。

  像这些小的黄金企业,他们在金源获取上一般不会有困难,因为无论市场需求如何,经销商都会将头寸进行对冲,而且小金企本身也会有一定的金储备,这样都会形成比真实需求更多的黄金需求。

  如今,印度的黄金需求在趋势上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即使价格上涨,需求依然强劲。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购买,部分原因在于婚姻文化——在婚礼上穿戴黄金首饰是印度的长期习惯,无论价格如何也不会发生改变。其次,人们对黄金的认识也有所提高。现在,他们看到首饰也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此外,由于价格波动的影响,他们可能会提前预订——也就是说,他们会提前锁定黄金价格。

  另一方面,虽然人们更青睐轻巧的黄金饰品,更注重设计和概念,但总体销量却上升了。比如,“Savio珠宝”一位客户有女待嫁,他们想要打造婚礼上的一套项链和耳环,基于普通人的预算水平,会消耗35克左右的黄金。由于金价上涨,印度人会选择更轻的黄金首饰,比如相比以前,14克的金项链会比18克的销量更好,但是客户数量则在成倍攀升,所以金饰需求仍然增幅很大。

  印度人投资金条和白银有正在上升的趋势。黄金和白银的投资一直是印度人的财富保值的好方法,现在则更甚之。无论是在婚庆旺季或排灯节期间,金币和金条销量非常之大。另一个因素是,印度已经在过去两年经历了许多季风,农作物的风险使得农民都倾向于将自己的积蓄投资于黄金和白银,这也是金币和金条的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金银饰品的回收更难,以前还有很多人热衷于卖出旧珠宝,以旧换新,如今这一情况则很少见了。这是因为他们希望在未来几年黄金价格将进一步上涨,他们可以比目前得到更好的回报。

  同时,印度对白银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使用白银作为保值的手段。客户也购买白银以对冲市场的损失。虽然全球市场在过去四年跌宕起伏,但白银给他们提供了丰厚的回报。有部分印度人因为黄金价格上涨无法承受而改用白银。白银在印度也是送礼的一部分。一般是把银饰品作为结婚礼物,比如父母在儿女婚礼上会送银餐具。除了餐具,银饰品在项链、耳环、手链、戒指、玻璃台和礼品盒,甚至样板家具里都有用到。最后,电子产品对白银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

  黄金和白银被牢牢地嵌在印度妇女的文化和宗教传统里。在过去十年中,排灯节等节日已经成为主要的购买黄金和白银的场合,在结婚仪式上,新娘往往从头到脚都会用黄金装饰一遍。

  中国央行持续买入黄金

  中国黄金需求保持非常强劲。根据香港统计部门的数据,仅2012年2月份央行从香港市场进口的金块就达40吨,是2011年2月份 3.115吨进口量的13倍;同样,2012年1月份从香港的进口量也高达33吨,看来自农历年之后中国的黄金需求量在不断攀升。当然,部分原因在于担心通胀抬头而采取的保值措施,另一部分原因则因为股市不景气,以及房地产泡沫有破灭的风险。

  鉴于中国每年的农历年后,一般属于黄金进口淡季,这些进口可能更多来自公共部门甚至央行,无论如何,积累黄金储备比开放资本账户和货币更容易,黄金储备的建设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成为全球性的货币。

  而且,这是中国国内黄金需求三年来第一次击败印度,2012年中国可能会取代印度成为世界黄金市场上最大的买主。虽然我们没能得到央行黄金储备的即时数据,但两年前该数据大概为1054吨,央行的储备比起美联储或者欧洲各成员国央行都少得可怜,同样也与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匹配。

  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对中国香港的黄金进口量已占到中国黄金进口总额的一半左右。国内并没有公布黄金进口数据,也没有反映出日益增加的需求,但香港作为整个中国市场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出这个趋势。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面包新语陷过期原料门


网络 2014-06-17 23:04:3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