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困扰中国债市投资者多日的山东海龙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发布了兑付公告,意味着逾4亿元的本息将于4月15日如期兑付。这起备受市场关注的信用事件也随之变得&ldquo
4月9日下午,困扰中国债市投资者多日的山东海龙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发布了兑付公告,意味着逾4亿元的本息将于4月15日如期兑付。这起备受市场关注的信用事件也随之变得“有惊无险”,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此次公告的发布必然是件好事,但也反映出当前政府对于市场风险的“零容忍”。以山东海龙目前濒临破产的状态,任何相关方以非市场化方式确保海龙如期兑付其短融本息的行为,都必然会向原本不成熟的债券市场传递一个错误信息,即地方政府、股东或主承销商等相关方对公开市场发行债券具有隐性担保责任。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将使中国债券市场又一次错失了市场化的契机,‘对债市而言或是一场悲剧’”。
央行网站4月6日披露,公司信用类债券(下称“信用债”)部际协调机制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就促进监管协调,建立公司信用类债券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等具体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事实上,在今年年初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就已传递出要“在部门各负其责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要积极创造条件,统一准入和监管标准”,以及相关部门“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精神。
目前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总体偏弱,经济保持增速趋缓,通胀形势有所缓解但仍需关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发展。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债券市场扩容,包括已有信用债供给的增加,以及高收益债的发行,将加速推动债券市场新一轮的发展。
海龙短融“有惊无险” 债市风险“零容忍”
4月9日下午,困扰中国债市投资者多日的山东海龙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发布了兑付公告,意味着逾4亿元的本息将于4月15日如期兑付。这起备受市场关注的信用事件也随之变得“有惊无险”,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此次公告的发布必然是件好事,但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政府对于市场风险的“零容忍”。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将使中国债券市场又一次错失了市场化的契机,‘对债市而言或是一场悲剧’”。
自去年以来,由于经营不善及财务状况恶化等原因,山东海龙濒临破产,并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主体评级由A+被下调至CCC,债项评级为C,成为“福禧事件”发生六年后中国债市首只C级别债券,这意味着山东海龙还本付息能力很低、违约风险较高。从数据来看,截至今年3月22日,山东海龙因资金紧张逾期贷款累计达8.7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56.72%。以山东海龙濒临破产的状态,任何相关方以非市场化方式确保海龙如期兑付其短融本息的行为,都必然会向原本不成熟的债券市场传递一个错误信息,即地方政府、股东或主承销商等相关方对公开市场发行债券具有隐性担保责任,而行政作用过度也是当前制约我国债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
尽管公告中并未提及兑付资金来源,但此前恒丰银行董事会秘书曾透露,将由银行提供一笔过渡资金暂时解决海龙短期融资券的兑付问题,同时潍坊市政府为这笔资金提供担保。有人甚至调侃“破产公司的债券等同于国债”。
债市统一并不简单等同于权力统一
央行网站4月6日披露,公司信用类债券(下称“信用债”)部际协调机制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就促进监管协调,建立公司信用类债券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等具体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此次会议由部际协调机制召集人、央行行长周小川主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作为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不过就目前看来,部际协调机制更像是权宜之计,信用债市场的统一监管仍待明确。
每每提及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多头监管便会遭到诟病,而对于监管统一的讨论也一直未曾中断。对于一些观点将“监管统一”简单等同于“权力统一”,我们认为这无法有效解决我国债券市场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满足我国债务融资日益增加的需求。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监管层就已传递出要“在部门各负其责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要积极创造条件,统一准入和监管标准”,以及相关部门“统一准入条件、信息披露标准、资信评级要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的精神。所以,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债券市场的统一绝非单纯行政权力或者部门监管职能的统一。
信用债市场或迎来新一轮发展
目前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总体偏弱,经济保持增速趋缓,通胀形势较去年末有所缓和但仍需关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发展。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债券市场扩容,包括已有信用债供给的增加,以及高收益债的发行,都将加速推动债券市场新一轮的发展。
企业债和公司债迎来发行历史峰值
据单月数据显示,3月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金额创下历史单月最高水平。3月企业债合计发行1027.5亿元,同比涨幅306.9%,环比涨幅为278.1%;公司债合计发行289.6亿元,同比涨幅为304.8%,环比涨幅为374.6%。尤其是企业债,无论单月还是单季发行规模,均创下企业债诞生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整体来看,一季度企业债、公司债扩容,主要由于监管层不断推动债券市场发展,使更多发行主体能在债券市场融资。同时,短期内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行仍然维持在高位,数据显示,截至4月上旬,正在发行或者等待发行的信用债规模接近100亿元。从发行品种来看,城投债为3月份发行主角,发行数量和金额均创新高;从发行债券的信用等级来说,以中低级别为主,尤其是城投债——大多数为区县级发债主体——更为显著。
中小企业私募债有望上半年试点发行
目前证监会以及业界对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意见已基本统一,证监会正在加紧制定《证券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管理办法》。该办法出台后,中小企业私募债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发行初期,证监会将会以试点的形式,选择一些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如浙江等省市推出。关于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利率,证监会将建议承销商引导发行人在同期贷款3倍的利率之内定价。在企业选择上,券商来主导试点地区企业的选择。由于风险偏高,证监会将会对投资者实现严格的适当性管理。
我们认为我国信用债市场还处于市场发展初期,债券市场扩容,对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信用债规模占GDP的比重仍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容,市场参与主体更加丰富,投资品种将会更多,将有效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