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借不到手机拷问社会诚信
来源:中国商报
2012-03-20 09:36:08
一名13岁女孩,在等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在东关正街人人乐超市门口向路人连借两次手机,却没人借,小女孩伤心地哭了。3月11日中午,在本报记者的见证下,小女孩再次体验借手机经历,结果10人中仅4人愿意借,4人说没带,一人说没听清楚,还有一人说
一名13岁女孩,在等不到妈妈的情况下,在东关正街人人乐超市门口向路人连借两次手机,却没人借,小女孩伤心地哭了。3月11日中午,在本报记者的见证下,小女孩再次体验借手机经历,结果10人中仅4人愿意借,4人说没带,一人说没听清楚,还有一人说没电了。体验完毕,小女孩又哭了(3月12日《华商报》)。
一个孩子,刚尝试着认识这个社会,或许还崇尚着雷锋叔叔的伟大与美好,遭遇到这样的经历实在是有些残酷。
然而,在笔者看来,小女孩借手机遭遇这样的冷遇并不关“人间冷暖”,而是关系信任。别看现在各地都在积极构建诚信,可一方面是运动式的活动,文件报告的传递,一方面却是诚信体制和机制的缺失,尤其是一些违背了诚信的人没有得到刚性的法律法规约束,仅是道德的谴责,这无疑难以建立起一个真正由每个人自觉维护的诚信社会。而一些人不讲诚信的做法,还往往引发更多诚信危机。
比如,我们相信小孩子,或者同情那些残疾、智障小孩,可他们却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好心得不到好报不说,反而惹一身麻烦。所以,很多人也就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从表面上看,得不到帮助的人心里委屈。而事实上,人的善良本性得不到张扬,出于某种顾虑想为而不敢为之,处于压抑状态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委屈?我们应该潜入冷漠者的内心,看看其冷漠的症结所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