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可真算得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日子,各种丑态集中展现,几成多种问题的缩影。打假维权,当然是这一天的主题,但打着打着,你突然发现竟有不少以打击侵权为名的侵权者在偷偷发笑。这几天异常活跃的山寨&l
“3・15”可真算得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日子,各种丑态集中展现,几成多种问题的缩影。打假维权,当然是这一天的主题,但打着打着,你突然发现竟有不少以打击侵权为名的侵权者在偷偷发笑。这几天异常活跃的山寨“3・15”网站便是一个典型事例。
报载,目前国内非法“3・15”网站数不胜数,仅北京地区就有数百家。这些非法网站刊登或转载消费者的投诉信息后,再通过索取涉事企业的公关费和删帖费牟利,日进数万元,而消费者从头到尾都被利用。
这事的吊诡之处在于:本该用于维权的“3・15”招牌却被用于侵权;“破财消灾”的企业本该是受骗者,却充当了合谋者;本该向正规渠道申冤的消费者,却把希望寄托在骗子身上,成为对方敛财的工具。真相的被删除,也是良知的被删除。而这种透支社会道德与诚信的行为,居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此类删帖,实质是出卖公众知情权、监督权与申诉权,现实中,将这类珍贵权利作价数万元甚至数百元“贱卖”的行为,并不少见。
“3・15”的确催生了许多产业,包括职业打假、维权晚会之类。不得不说,这很大程度上也有职能部门日常监管不力的“功劳”,消费者维权案件在这一天扎堆呈现,也说明了这点。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新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借“网络删军”的不法行为,反思社会诚信与良知的何去何从,媒介公信与民众知情权、监督权该如何保障。公权机构不仅要履行好监管之职,也要负起正面的垂范之责。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