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保定“12315”提醒:购买农资产品要慎之又慎

来源:网络 2012-03-14 23:53:20

保定市工商局14日透露,在又一个春播季来临之际,农资消费市场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该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提醒消费者,购买农资产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假冒伪劣农资坑人不浅   涿州市种植玉米的薛某等6名农民去年购买了1.5吨磷酸

    保定市工商局14日透露,在又一个春播季来临之际,农资消费市场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该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提醒消费者,购买农资产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假冒伪劣农资坑人不浅

  涿州市种植玉米的薛某等6名农民去年购买了1.5吨磷酸二铵,使用该批化肥后,部分玉米苗出现发黄枯萎的情况。薛某等人随即向保定市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举报。工商部门在调查中发现,这批化肥外包装上标有的“中国农资集团公司”是一家影子公司。

  高阳县农民冯某2009年春天承包了400亩地,买了1200斤假冒“京科糯2000”散种子。在卖散种子的不法商户未提供任何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种子检验报告的情况下,冯某与其签订了回收果穗协议。在协议当中,种子质量被回避,种子名称被写成“京糯2000”,协议中收购方的人名与签字人的人名亦不相符……各式各样的漏洞和陷阱在协议签订时并未引起冯某的注意,直到发现种子有问题,400亩地血本无归,面临将近20万元净亏损的时候,才发现起诉无门、索赔无方。

  从市工商局历年的投诉情况看,农资消费市场主要存在种子掺杂使假,化肥养分不足,农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及一些经营者无证照经营等问题,导致农民权益受到侵害。

  “12315”发布消费警示

  针对农资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提醒农村消费者——

  慎重选择购买场所。一定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购买农资。农资经营者除了应持有《营业执照》外,还应当具备本行业的经营许可证。不要轻信走村串户的推销者,尽量不要购买散装的化肥、农药等。

  认真查验包装和标识。应注意查看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有无合格证、厂名厂址、商标标识、生产日期、失效日期及使用说明等。如有可能,尽量要求经营者提供相应的产品检验报告等产品质量证明材料。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要认真阅读农资使用说明书,搞清楚其使用范围和禁用事项,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使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不清楚的,应向农资经营者或地方农业部门咨询。一旦农作物出现问题,要及时与农技部门联系以获得帮助,尽快确定农作物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寻求有效的补救措施,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保留购买凭证和其他证据。要向经营者索要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所购买农资的详细内容,注明购买的时间、数量、单价、农资的名称、产地、含量等,当面核对实物与发票所注明的是否一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