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一张账单诉说两代诚信

来源:浙江在线 2012-03-02 08:59:40

“今天到芳村还1947年的债务,现在还汪长生、汪雪科、汪增清3人300元。”这是开化县城关镇汶山村村民江霞仙的账本中的一段记录。日前,她按照母亲詹信珠的嘱托,把父亲江庆华65年前欠村民的工钱还清。   &ldq

  “今天到芳村还1947年的债务,现在还汪长生、汪雪科、汪增清3人300元。”这是开化县城关镇汶山村村民江霞仙的账本中的一段记录。日前,她按照母亲詹信珠的嘱托,把父亲江庆华65年前欠村民的工钱还清。

  “你做得很好。”母亲詹信珠感到浑身轻松。江霞仙说:“这笔账,其实家里一直牵挂着,特别是母亲,经常为此睡不好觉。”

  65年前,江庆华在村里做木材生意。有一次,他让村民汪长生、汪雪科、汪增清3人帮忙,把从附近茅棚坞山上砍下的杉木背到五里屿,然后通过水路运往杭州,3人背了一天半才歇工。过了几天,估计江庆华已经把木头卖出,汪长生便到他家领工钱,可是江庆华不在家,家里没有钱,詹信珠只能给汪长生赔不是。

  事情虽然过去了65年,92岁的汪长生依然记忆清晰。“当时我们走在村道上,路边十几个人听说我们帮江庆华背木头,他们说江庆华家很穷,可能拿不到工钱。”汪长生说,当时大家都很困难,看江庆华家的确没钱,他们决定不要工钱了。

  1981年,江庆华去世。1990年的一天,詹信珠的外孙结婚,她顺便去汪长生家唠嗑。老人们拉起了家常,看着子孙满堂,想起过去感慨万千。“当年苦啊,老江头欠我几毛钱的工钱,都给不起呢!”汪长生随口说了一句。1947年的那笔账,在詹信珠脑中又呈现出来。

  之后,詹信珠总要和独生女儿江霞仙讲起家里欠人工钱的事。今年1月5日晚上,89岁的詹信珠把女儿叫到床边说:“快过年了,年夜饭可以吃得简单些,先把你父亲欠的钱还掉。不然,我死不瞑目。”第二天一早,江霞仙便带着300元钱,分成三份,去了汪长生家,由于另外两人已去世,她便委托汪长生转交给他们的子女。

  见难以推辞,汪长生只得收下。他说:“当时帮忙一天的工钱是两角五分,可换6斤大米。”他把钱交给汪雪科和汪增清的子女,他们收到钱后感到很意外,想不到60多年前的钱还有人记挂着还。

  据了解,江家生活困难,母亲詹信珠患美尼尔氏综合征,每年发病五六次。江霞仙一个月只有1300多元退休工资,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还要给母亲看病。

  笔者在江霞仙的账本上看到,2010年12月詹信珠住院花去3320元,2011年上半年再次住院又花了4000多元。江霞仙说:“母亲跟我提起这件事后,我好几次准备还钱。可母亲多次发病,就把这事耽搁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新版限制使用农药名录施行


互联网 2017-10-02 11:07:00

全国中小学启用新版统编教材


新华社 2017-09-02 12:00:00

怎么回事?东芝再爆假帐事件


互联网 2016-11-28 07:25:01

吴晶妹:未来将进入信用经济新时代


央广网 2016-09-28 09:02:50

中国红十字会


网络 2013-09-22 23:5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