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莫让不作为击溃信任

来源:广州日报 2012-02-27 22:39:51

一宗杀人案,如果倒回20年前,会让整个城市为之不安。然而现在,饭桌上的人们谈笑如常,矜持一点的也是动止如仪,而负有疏于管理的责任者,则会堂皇地讲几句“接下来要进一步”。 而在此时,还算清醒的大众,心里或会追问

    一宗杀人案,如果倒回20年前,会让整个城市为之不安。然而现在,饭桌上的人们谈笑如常,矜持一点的也是动止如仪,而负有疏于管理的责任者,则会堂皇地讲几句“接下来要进一步”。

    而在此时,还算清醒的大众,心里或会追问:可否先迈出第一步?

    在一名年轻人为了要回求职被骗的300元而杀死另一名年轻人之后,有关部门终于“联合整治”职介市场了。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查了16家,全部有违规。

    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临场表现。如果管理者已然对乱局免疫,这会成为一项成绩,写入2012年的年终总结;而对于还想有所作为的人们,检查结果反映的是一个沉痛的现实:以前我们都干什么去了?

    如果是后者,表明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那就可以继续探寻混乱的根源、努力的方向。

    当前,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不仅仅是职介市场的监管者,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市场和领域,都面临着同样的选项。比如食品、医疗、客运、治安、教育以及特权、垄断……监管者都不应该仅仅是这一事件的看客,老百姓对许多民生领域的监管情况的评价,都不比职介市场更满意。

    公众已经厌弃了发生一件恶性事件就来一次整顿清查的做法,与其说这就是监管,不如说这是一种危机公关,是一种例行的作秀。查完表几句决心,用“进一步”进行排比式的造句,之后一切归于平静。慵懒者继续慵懒,碌碌者依然碌碌,继续挥霍着公众的信任。

    信任如同信用卡,在去如流水的酣畅之下,可能不知不觉已经透支。当察觉透支过度的时候,再来倾尽全力,又怎能还得上?

    不忍看信任枯竭的媒体,总在竭力呼吁,哪怕同类事件的新闻性早已枯竭。

    媒体的幼稚之处在于,总以为自己发现了某个领域的问题,促成了问题的解决。其实,对于监管部门,任何媒体在其专业领域的发现都是半吊子,对于现状的了解,不及其万一。媒体的可爱之处也在于,总是向监管部门反映人家早已了然于胸的问题,以求促成解决。而往往忘记了,这不是一种机制,而只是一阵一阵的肌肉痉挛。

    也就是说,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干”成为了问题。

    有些单位,已然成为一架破旧的水车,踏一脚动一下。踩踏水车的,要么是无辜地付出惨痛代价的社会成员,要么就是积极追问着的媒体,或者利用微博等“个人媒体”披露事实的公众。而在平静的时候,往往是问题不断积累、等待着下一次决疣溃痈的时候。

    有时,被踏动的水车会顺着惯性多转几圈,建立一些所谓的“长效机制”,出台几个没多少新鲜感的规定,公众因此而有点圆满收尾的感觉。

    其实,中国不但不缺人,还不缺规定。所以现在如果试图用出台规定来给一个领域的监管画句号,那也是给公众画饼充饥罢了。所幸许多公众也不再愚鲁,对这样的监管方式亦早已厌弃。有时正常的工作,有规定也不依从,比如窗口办事限时办结的问题,规定形同虚设;有时不正常的工作,没规定也能做。

    不仅不缺规定,更不缺的是借口,任何管理的疏失要找到一个证明与己无关的借口都是“易过借火”。最不容易的反而是不找借口,实实在在地履行职责,出了问题勇于担待,积极反思,力求纠正。

    我始终觉得,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如果他们都感觉很不满意,那么找什么借口都掩盖不了不作为的实质。他们不要求谁“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至少不要“吃的是肉拉出来的是屎”便已十分欣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征信大数据链的形成与应用探讨


联合征信研究 2018-03-30 09:59:38

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该理顺的“十大关系”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2014年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怎么查


网络 2014-05-28 22:31:48

博鳌亚洲论坛简介


网络 2014-04-13 17:50:00

话语权的罪与罚


网络 2013-12-01 11:54: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