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从诚信3.15到社会公信力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2-02-24 09:52:24

今年3·15晚会的主题确定为“共筑诚信有你有我”,其实,社会的信任不仅在于消费者和企业,也在乎我们的政府和百姓。   当今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信任危机,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

  今年3·15晚会的主题确定为“共筑诚信有你有我”,其实,社会的信任不仅在于消费者和企业,也在乎我们的政府和百姓。

  当今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信任危机,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信任。“老不信”的根源在于一些政府部门、专家、媒体做得不够好,人们没法相信,不得不疑虑满腹。一些老百姓对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不满意。不可否认,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好官不少,但以权谋私、侵害百姓权益的官员大家也屡见不鲜。于是,人们对政府官员产生了怀疑,总觉得他们做什么事都对自己不公平,担心自己利益受损。在经济领域,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不信任;在政治领域,公众对官员和政策效力不信任;在法律领域,公众对司法不信任。最后这些不信任扩展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实际上,除了政府部门、专家和媒体,现在恐怕很难找到一个行业、职业为全社会所充分信任,商家、医生、教师、慈善组织、行业协会,无不处在信任危机的漩涡之中。

  信任危机的危害无处不在。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经济交往成本被抬高,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以至出现“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整个社会弥漫着互不信任情绪,每个人都难独善其身,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说:“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社会需要信任,但这种信任应建立在真实、公开的基础上,必须反对那种建立在“愚民”、“神化”基础上的所谓的信任。 别让老百姓成为“老不信”,需要建立一个以真实、公开为基础的诚信社会,政府必须带头作表率,社会需要以民主、法治为依托,公权运行需要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为准绳。只有这样,才会让老百姓重新成为“老相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新版限制使用农药名录施行


互联网 2017-10-02 11:07:00

电力公司安然


互联网 2016-11-28 07:42:00

中国动物保健品


互联网 2016-11-28 07:45:30

英国TESCO


互联网 2016-11-28 07:44:5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