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会的主题确定为“共筑诚信有你有我”,其实,社会的信任不仅在于消费者和企业,也在乎我们的政府和百姓。 当今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信任危机,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
今年3·15晚会的主题确定为“共筑诚信有你有我”,其实,社会的信任不仅在于消费者和企业,也在乎我们的政府和百姓。
当今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信任危机,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信任。“老不信”的根源在于一些政府部门、专家、媒体做得不够好,人们没法相信,不得不疑虑满腹。一些老百姓对政府和官员的行为不满意。不可否认,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好官不少,但以权谋私、侵害百姓权益的官员大家也屡见不鲜。于是,人们对政府官员产生了怀疑,总觉得他们做什么事都对自己不公平,担心自己利益受损。在经济领域,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不信任;在政治领域,公众对官员和政策效力不信任;在法律领域,公众对司法不信任。最后这些不信任扩展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实际上,除了政府部门、专家和媒体,现在恐怕很难找到一个行业、职业为全社会所充分信任,商家、医生、教师、慈善组织、行业协会,无不处在信任危机的漩涡之中。
信任危机的危害无处不在。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经济交往成本被抬高,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以至出现“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整个社会弥漫着互不信任情绪,每个人都难独善其身,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说:“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社会需要信任,但这种信任应建立在真实、公开的基础上,必须反对那种建立在“愚民”、“神化”基础上的所谓的信任。 别让老百姓成为“老不信”,需要建立一个以真实、公开为基础的诚信社会,政府必须带头作表率,社会需要以民主、法治为依托,公权运行需要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为准绳。只有这样,才会让老百姓重新成为“老相信”。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