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费者而言,采购高额物品或手头应急时,一张小小的信用卡的确帮了不少忙。然而,一些 “想当然”的疏忽,却往往令人在不经意间坠入信用卡的收费 “陷阱”。 陷阱一:延期付款利息从刷卡日计算
对消费者而言,采购高额物品或手头应急时,一张小小的信用卡的确帮了不少忙。然而,一些 “想当然”的疏忽,却往往令人在不经意间坠入信用卡的收费 “陷阱”。
陷阱一:延期付款利息从刷卡日计算。
过了信用卡最后还款日忘记还钱,那除了滞纳金外自然还要付利息。很多人认为,既然还款日之前是免息的,那利息也应该是从还款日之后开始计算。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去年12月24日,外省市民王先生刷卡消费25100元,最迟还款日为1月22日。然而,由于其个人疏忽,直到2月7日才想到去还款。结果,王先生被银行告知需缴纳此卡滞纳金及利息为706.7元。
据调查,几乎所有银行信用卡欠费后的利息都是按 “刷卡日”计算。
陷阱二:临时额度需足额还款。
利用节假日,临时提高用户的信用卡额度,鼓励持卡人刷卡消费,已成了很多银行的惯例。但这种 “看上去很美”的临时额度,却也暗藏收费陷阱。
市民刘先生已有数年 “卡龄”。春节前,他的信用卡额度已临时调高到4.5万元。
他发现,临时额度的还款与平日信用卡的还款计算方式不同,若持卡人使用了临时额度消费,收到信用卡账单后,需要足额归还临时上调额度;若没有足额还款,不仅会产生滞纳金、利息,而且还有超限费,并因此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