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贷仍未放量 或藏经济下滑风险

来源: 经济观察网 2012-02-23 14:10:38

2月前两周四大行新增贷款仅为300亿。 对于2月前两周迟迟仍未见放量的新增信贷,市场隐隐担忧企业需求不振,甚至担忧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此前的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不仅低于三年来1月的“万亿以上&rdquo

2月前两周四大行新增贷款仅为300亿。

对于2月前两周迟迟仍未见放量的新增信贷,市场隐隐担忧企业需求不振,甚至担忧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此前的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不仅低于三年来1月的“万亿以上”的水平,也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上下。不过,某上市银行人士透露,1月份是银行在获悉全年信贷规模后,主动由月初拟放贷万亿的规模缩减至7000多亿。

警惕风险

对于1月、2月前两周的新增贷款不见放量,某股份制银行副行长认为,1月主要是受元旦和春节双节影响,同时银行存贷比已接近上限,导致放贷低于市场预期。

另一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担忧,“从票据来看银行供给是比较多的,但和去年相比需求是比较少的。这也反映企业需求和前期相比转弱。”

从经济数据来看,1月份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5%,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需求回暖,数据较为乐观。但是从大宗商品进口来看弱于预期,比如1月农产品等涉及消费类进口比较强势,但涉及到工业中游的商品如汽车底盘、未锻造的铝、铝材等环比降幅比较明显,高于整体进口的降幅,说明企业投资生产降幅较大。

“需警惕经济下滑下信贷需求的萎缩。”瑞银董事总经理励雅敏也认为,银行作为供给端的存贷比突破了69%,银行存款脱媒仍将持续对负债端造成压力,从而制约银行放贷能力进而影响到货币乘数。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1亿元,远低于“万亿以上”的水平,也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上下。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5.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创下了自从2001年的11年来新低水平;狭义货币(M1)余额26.99万亿元,同比增长3.1%,比上年末低4.8个百分点,其下降幅度更为“惊人”;M0余额5.98万亿元,同比增长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央行对货币调控节奏趋向稳定,而实际上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和时间点均未如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期春节后不久会下调存款准备金,如今预期落空。

尚需观察

    月份前两周四大行放贷如果是300亿,那么是否预示2月的整体信贷又将低于预期?

    “用前两周的数据来推全月的数据是否合理?用四大行的数据来推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是否合理?”一上市银行人士表示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因为今年以来每周、每天的信贷变化都很大,不能就此判定和推算2月的信贷低于预期。

   “2月份贷款仍未见放量的原因,主要受到需求的影响,工厂还未完全开工,在春节刚过对资金需求不是很强。”上述银行资金部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不过,往年并未在过年之后出现贷款需求急剧减少的情况。

   上述上市银行人士还透露,1月上旬放贷规模原本接近万亿,后来因为全年信贷规模出来又压回去了,“后面又是春节的影响,在春节前取现比较多,流动性又特别紧,存款还未回流的话,放贷就会制于流动性紧张和存贷比的影响。”

    其认为,假如2月信贷真的远低于预期,那么是贷款的需求放缓的问题,即企业需求减少经济下滑风险较大;但是1月是供给方的问题,即银行主动压缩规模所致。

    央行提出2012年M2增速目标值为14%,以此推算全年新增信贷规模约为8万亿。“那么平均每月在6000多亿—7000亿之间”上述上市银行人士预计投放节奏和去年差不多。近两年来信贷投放节奏明显地更平衡,这种趋势央行也在强调,所以每个月信贷投放额度会更平稳一些,年初或前两季猛放贷的现象已悄悄在变。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新增贷款数据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调控所致,货币放松的时间点并非如市场预期的那样会“提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需进一步观察。

    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邵宇亦认为,尽管 M1 和 M2 的增速都出现显著回落,但央行并未立即调整货币政策,表明央行政策仍处于观察期,除了CPI仍未回落至合理区间以外,实体经济也并未糟糕到非放松不可的底部,“1月信贷的控制说明了央行对市场流动性有着清醒认识,政策更具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4.5%,高于市场的预期,市场普通预计1月CPI在4.0%—4.1%左右。去年12月份,CPI降至去年年内最低点4.1%,同时也是连续五个月的持续下降。对于1月份的CPI反弹,市场认为主要是春节食品价格上涨所致。

    此前,央行释放出货币政策预调和微调的信号,而从1月份、2月前两周四大行信贷数据来看,市场对于整体放松的预期属于过度解读,在人民币继续升值以及CPI反弹超预期的现状下,央行对GDP下滑的容忍度已降低,降准的时间点已延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野鸡大学辨别方法


360百科 2016-05-23 00:07:00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会


网络 2014-04-13 17:54:00

德维尔潘:信用评级体系存在政治偏见


新浪财经 2014-04-11 12:2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