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稀缺的当下需要多一些“还债女孩”
来源:搜狐
2012-02-10 09:06:42
22岁的瓦房店女孩毕治新的父亲前年去世,留下1.3万元医疗债务。为还债,她退学打工,偿还了6000元,被女孩的诚信所感动的医院领导决定免去剩余的7000元欠款。(详见A17版) 某影视圈的“炒作大王”有钱坐飞机
22岁的瓦房店女孩毕治新的父亲前年去世,留下1.3万元医疗债务。为还债,她退学打工,偿还了6000元,被女孩的诚信所感动的医院领导决定免去剩余的7000元欠款。(详见A17版)
某影视圈的“炒作大王”有钱坐飞机头等舱,但却没钱还账;某歌星有钱出国休假,但却因为欠债被堵在机场……在诚信稀缺的当下,即便是在那些高收入者身上,也屡屡会爆出赖账不还的丑闻。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不差钱,差的是做人的诚信。比较而言,“还债女孩”毕治新很贫困,但她却守住了道德与诚实的底线。因此,差钱的她比某些腰缠万贯的“成功人士”更应赢得社会的尊重。
母亲早亡,父亲重病,家徒四壁,还欠下了医疗债务,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这个柔弱的女孩没有当“逃兵”,而是从技校退学,靠打工的微薄收入,艰难地攒钱还债。这份担当最终也感动了医院。免债之举是医院的爱心,更是我们这个社会向诚信女孩的致敬。
正像医院一位工作人员所说,恶意拖欠医疗费的情况时有发生,毕治新几乎是所有拖欠医疗费的人中,经济最困难的一个,连医院都没想到毕治新会主动还款。但毕治新没有失信,她把打给医院的欠条,看成了法律、道德与灵魂的三重契约。而她这种契约精神,也为自己赢来了人生的转折与尊重。
在诚信稀缺的当下,我们要为“还债女孩”的诚信之举喝彩,同时更应想到,与其抱怨社会诚信稀缺,莫不如从自身做起。诚信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不需要咬牙切齿,不需要磨刀动枪,只需要一点点勇气、一点点担当、一点点良知,加上一点点契约精神。
少一些对社会环境的指责,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一部分人首先从自身做起了,社会诚信程度才能有所改变与提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