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政策是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加快人才培养、实现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发现,近年来受理的助学贷款案件逐年递增,这些案件的主要特点:标的额较小;欠款学生的主观恶意较轻;文书送达困难;到庭应诉率较低;涉及面较
助学贷款政策是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加快人才培养、实现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发现,近年来受理的助学贷款案件逐年递增,这些案件的主要特点:标的额较小;欠款学生的主观恶意较轻;文书送达困难;到庭应诉率较低;涉及面较广。而形成此类诉讼的原因是:债务人主观上缺乏诚信意识,客观上还款能力有限,而债权人即银行存在忽视对贷款的动态监管等管理缺陷。
【建议】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司法建议书
沪杨法建[2010]第30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近年来,我院受理的助学贷款纠纷案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自2008年至今,已受理1100余件,范围涉及本市各大高校。为妥善化解此类纠纷,我院探索司法方法,通过向当事人发送《法官告知书》、《调解建议书》等方式,促使许多贷款学生在开庭前即主动归还了欠款,或与银行达成了新的还款调解方案,从而使案件大多以撤诉、调解方式结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同时,我院也发现,部分学校在协助银行办理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1.诚信教育力度有待加强。有许多贷款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并未充分意识到欠贷不还对其个人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或者对不利影响未足够重视;2.助学贷款政策解释不够细致。部分贷款学生误以为助学贷款是对贫困学生的“救助金”,认为逾期不还理所当然,在得到法院风险提示后才积极筹款还贷;3.信息审核工作不够完善。许多案件中因学校未对学生自行填写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予以核实,或是毕业时学校未协助银行及时做好信息更新,致银行寻找借款人非常困难,诉讼中也无法送达;4.对贷款担保要求不够重视。有的学校为满足贷款担保的要求,随意安排贷款学生互作担保,未考虑担保人的还款能力,也未告知担保的法律后果。
助学贷款政策是国家为实现教育公平、加速人才培养、实现科教兴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此项政策的不断完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我院特建议:
一是指导各高校进一步强化对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和诚信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并充分认识恶意拖欠贷款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
二是指导各高校加强与银行间的协调与配合,完善贷款学生和担保人的信息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包括申请时的信息审核登记、在校期间信息变动维护以及毕业时信息复核工作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金融机构。
三是加强与银行及金融监管机构的联系与沟通,促进教育系统与金融机构在助学贷款业务中的相互协作与有机配合,协力健全诚信监督与失信惩戒机制,并对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履约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探索有利于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有效途径。
以上建议请予研究,如有相关意见,请函告我院。
二○一○年七月十二日
【效果】
在向市教委发出建议后,该院还向上海市银监局也发出了类似建议。
上海市教委和市银监局高度重视这一建议。市教委表示:要求高校协助银行认真做好学生申贷受理工作;加大与银行合作力度,如开设基本存款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在第一时间将学生学籍变动信息告知银行,在这些学生毕业前要配合银行做好毕业生还款确认工作,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等。上海市银监局表示:一方面,要坚持把国家助学贷款扶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好事做好”;另一方面,要配合高校进一步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工作,加大贷款学生的信息动态管理与催收力度,有效防范贷款风险。据悉,复旦大学配合市教委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处,共同编著出版了《谁动了我的诚信报告──大学生诚信手册》一书,受到了好评。
针对助学贷款案情简单,欠贷学生主观恶意较小的特点,杨浦法院没有就案办案,而是能动司法,根据案件特点拟制了人性化的《法官告知书》,并探索了随诉状副本一并向被告送达《法官告知书》的做法。该告知书以主审法官名义与欠款学生“平等对话”,提供庭外和解或直接向银行汇款等解决方案,同时释明没有按时还贷会造成个人征信记录受损等不良影响,这样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强调了法律后果。经过实践,2008年至2010年,该院审结的2186件助贷案件中,当事人撤诉或和解的2152件,调撤率达98%,判决仅34件,判决案件中无当事人提出上诉。2011年1至10月,该院又受理助贷案件1099件,同比上升21%,帮助银行收回贷款300余万元。为感谢法院所做的工作,银行还送来锦旗,将杨浦法院誉为“创新先锋”、“金融卫士”。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