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先生通过一家网站订购了一辆摩托车,对方要求他交纳5000元车款和1万元保证金。在将钱款汇至指定账户后,非但摩托车未到货,对方的联系电话也无人接听了……一条看似便捷的购物途径,却埋藏着深不可测的陷阱,所谓价格
邹先生通过一家网站订购了一辆摩托车,对方要求他交纳5000元车款和1万元保证金。在将钱款汇至指定账户后,非但摩托车未到货,对方的联系电话也无人接听了……一条看似便捷的购物途径,却埋藏着深不可测的陷阱,所谓价格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从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2011年接受的消费者投诉情况来看,网购欺诈行为绝非个别现象。个别不法网站利用超低价格商品诱人交易,待买方交纳一定数额的预付款后,卖家就会以种种理由要求其再交纳“保证金”、“税金”等其他费用。等消费者发觉自己上当受骗时,卖家便会与消费者“失去联络”,或者立即关闭网站,启用新的网址进行新一轮的诈骗活动。
大量投诉信息显示,由于网购的特殊性,消费者通常只能凭商家的广告宣传、图片展示和承诺来了解商品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此,交易中买售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等,有的销售者借机冒用知名品牌商品的官网图片或者其他店铺拍摄的优质实物图片从事假冒伪劣产品和残次品的销售,以旧充新、以假充真,商品质量无法保证;有的网店卖家对销售的保健品进行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有的“三包”商品出现故障,网店卖家托辞不处理。再就是买家付款后,卖家迟发货、甚至不发货,发货不足量的现象也屡屡出现,还有的达成退货协议后,卖家却不肯返款。凡此种种,使得信用缺失始终占据网购投诉的首位。
更为严重的是,网上购物的付款安全和消费者的隐私权难以保证,存在着网购过程中账户被盗的现象。没有售后服务、无法开具发票等问题,也是容易引起纠纷的地方。
值得关注的是,网购的商品交付方式也引发了诸多争议。网络购物时,异地交易的商品往往通过邮寄的方式最终抵达消费者手中,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可能根本打不通客服电话,或者在要求兑现“无条件退款”、“不满意退货”的承诺时,遭遇客服人员的百般推诿。同时,作为商品传递的中间环节,个别快递公司因管理不善或长期积累的陋习也增加了网络购物的风险。比如:有的快递公司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再付货,消费者对商品状况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商品出现损坏,快递公司也会以“消费者已经验货”或“消费者已在付货单上签字”为由,乘机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拒绝理赔。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