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报人数骗取补贴让诚信教育蒙羞
来源:人民网
2012-02-01 14:47:08
近日,记者在安徽界首市采访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一些农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上报的统计表上的人数对不上,有的学校在校人数和上报人数能差出一二百人国家义务教育保障资金规定农村小学每人每年补助535元,初中生每年每人740元。界首市教育局计财股
近日,记者在安徽界首市采访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一些农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上报的统计表上的人数对不上,有的学校在校人数和上报人数能差出一二百人
国家义务教育保障资金规定农村小学每人每年补助535元,初中生每年每人740元。界首市教育局计财股是负责学生人数向上领钱和向下发钱的部门。在这里记者看到,他们的学生数分为两种登记形式:一种是上报给国家的,叫国家报表;另一种是自己内部打好的表格。记者把这两种报表仔细对比后发现了问题。记者通过比对核查和实地走访,发现没有一个学校的学生数字是真实的,而向国家虚报在校学生人数的现象在这里普遍存在。
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考试不能作弊、做人要讲诚信……然而,如今作为教师的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却做出了有违诚信的“丑事”——虚报在校学生人数来骗取国家上千万补贴。这的确让我们的诚信教育蒙羞。对此,人们不禁要问:虚报人数骗取补贴,究竟谁是背后的策划者?骗取补贴为何能那么容易成功?
笔者认为,虚报人数骗取补贴的根源在于监管缺失。首先,下级(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无法对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进行有效监督。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掌控着各校长的任免权,所以各学校校长对上级领导的“授意”总是言听计从、心领神会。即使明明知道虚报学校人数来骗取国家补贴是不对的,却也不敢对上级领导的“授意”说“不”,只能乖乖地照着领导的意图来造假。
其次,是负责发放教育补贴的上级部门审查不严造成的。由于学生人数成千上万,上级部门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审查,基本上就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上报的人数发放补贴,所以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就钻了这个“漏洞”,轻松骗取国家教育补贴。笔者认为,上级部门在发放教育补贴之后,不妨对各地教育补贴的发放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查出有弄虚作假的领导坚决依法处置。可以说,正是由于上级部门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的缺失,才导致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弄虚作假。
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一边对教师们说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一边却又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虚报人数骗取国家补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把“诚信”二字抛在脑后。人们不禁会问:这些毫无诚信的教育官员,怎能管好当地的教育事业?公众怎能对他们放心?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对界首市教育局骗取教育补贴事件进行严查,尽快把骗取的补贴追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查处。否则,类似事件还会再次发生。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网
2014-06-12 07:13:00
中国经济网
2014-06-12 0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