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坚持项目管理、封闭运行,凡集体组织和农民不同意的,不得强行开展。严禁强拆强建、强迫农民住高楼。 这一通知的发
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坚持项目管理、封闭运行,凡集体组织和农民不同意的,不得强行开展。严禁强拆强建、强迫农民住高楼。
这一通知的发布,媒体更多的解读为是针对近期以来由于征地问题爆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政府出于维稳需要而下达的。但笔者认为,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此,它是能够从源头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剂良药。
长期以来,房产调控就被认为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个中原因千丝万缕,但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据统计,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2.7万亿元。再加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约在14.4万亿元左右,若按六成还款来源来自于土地出让收入计算,就是8.64万亿元,两者合计是11.34万亿元,这相当于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7.3202万亿元的155%。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如此巨大,不仅仅地方政府无法旦夕间能够割舍,即使是中央政府也不得不慎重考虑怎样权衡其中的轻重缓急。
另外,地价的上涨实际上是催生房价上涨的最根本原因。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循环:随着物价的整体上涨,房价依据市场规律正常上涨,所以失地的农民或者市民自然会要求更高的补偿,政府作为土地的实际持有者也乐见地价上涨而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开发商为了保证利润空间,当地价上涨后自然会不断提高房价,由此形成了一个房价、地价梯次上涨的恶性循环。而地方政府作为其中最大的受益方,默许甚至纵容了这一恶性循环井喷式的发展,最终结果便是房价短期内翻倍上涨。
由此可见,相对于限购、限价、限贷以及房产税改革等治标的手段,规范城乡建设用地才是房产调控的治本之法。
所以,中央政府应以此通告的发布为契机,利用法律、行政的手段,将土地的出让权从地方政府手中剥离出去,这样才能从源头控制住房价的恶性上涨。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