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风险之澳洋样本:内部人士精准“逃顶”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2-01-19 08:52:13

诚信风险之澳洋样本 在正常的印象中,定向增发是一些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才拥有的一条特殊获利通道,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相当于以“批发价”买进,到股票解禁之时却可以按照“零售价”卖出。然而

诚信风险之澳洋样本

在正常的印象中,定向增发是一些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才拥有的一条特殊获利通道,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相当于以“批发价”买进,到股票解禁之时却可以按照“零售价”卖出。然而,2011年以来股市的下跌让很多定增投资者也蒙受亏损。

一般情况下,增发的股票需要在12个月以后才能解禁。无论事先怎样细致地进行分析和预测,这12个月期间都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实际上,市场的涨跌、行业的冷暖、政策的变化等因素都不是事先能够准确预料到的,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投资结果发生变化,也是参与定向增发必须面对的风险。

澳洋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定增投资者最大的风险并非事先预测不足,而是增发之后是否会得到产业资本的支持,如果后者不买投资人的账,不再重视上市公司的发展,甚至忘记当初为获得融资许下的承诺,并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套现,那么金融资本一定会在与产业资本的交锋中处于下风。

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看,产业资本也具有主导权。除了上市公司可能会受其影响在账面业绩上进行粉饰,产业资本对上市公司的重视与否也直接影响其业绩水平。尽管化纤行业2011年进入低迷期,但是在这一阶段,强势公司可以借助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加速扩张,趁机提高市场份额。如果澳洋集团给予澳洋科技002172)足够的重视,澳洋科技的业绩和估值水平应当是另外一个面貌。

从在二级市场对股价的影响力看,产业资本也明显具有更强的力量,一是持有的筹码相对更多,二是成本非常低。有不少投资者认为,澳洋集团在当前的“地价”仍在减持澳洋科技的行为不够理性。可是,如果考虑到澳洋集团持有股份的低廉成本,此举则大抵说得通。2012年1月6日,定增投资者的限售股开始解禁,但面对大股东的决意减持,他们并没有力量将股价拉抬至8.1元的发行价之上。

一位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人曾说,“澳洋集团这种不护盘反抽血的做法,对于投资人很不负责任。我们去年底与他们接触过,答复是集团要进行多业务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话语言犹在耳,转身却给予我们迎头一击。这种诚信存在问题的公司,下次再融资的话还有谁敢参与?”

可以想像,当初为了获得融资,澳洋科技和澳洋集团向定增投资者许下了诸多美好的承诺。然而,承诺只是一句空话,能否实现取决于产业资本的诚信水平。澳洋集团用行动给了金融资本答案,澳洋科技未来的再融资能力会否受到负面影响并不是其关切点,眼前的增发和圈钱才是其更在乎的。澳洋的故事也给金融资本上了生动的一课,要通过定向增发获利或者不亏本,必须确认自己的交易对手是否讲诚信。

澳洋科技多名内部人士精准“逃顶”

澳洋科技(002172)于2011年12月27日发布的澳洋集团减持计划公告引起市场各方关注,就在澳洋集团的减持行为遭到质疑、定增投资者倍感无奈和诧异之时,有投资者发现,澳洋集团将要减持的迹象早在2011年6月份澳洋科技另一股东沈卿减持时就已经“初露端倪”,此后多位澳洋科技内部人士都似乎具备“先知先觉”的本领,在澳洋集团2011年7月29日减持前精准“逃顶”,疑似提前获知其减持计划。

再融资成功拿到钱就“变脸”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1月份,澳洋科技成功完成定向增发。此后不久,公司陆续发布的很多信息都不利于将股价维持在8.1元的增发价之上。投资者称,谁也想不到,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这么快就“翻脸”,更想不到的是此后愈演愈烈。

2011年1月29日,澳洋科技发布2010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1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0%-40%。在2010年三季报中,公司预计201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为-20%至20%。业绩预告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受国内外商品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第四季度公司原材料价格水平上涨高于预期,高于公司产品的价格涨幅。此后,公司对中报和三季度业绩预告均进行了向下修正。

2011年2月9日,澳洋科技公告称,澳洋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277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99%)质押给长春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澳洋集团在该行的借款提供担保。截至信息披露日,澳洋集团累计质押其持有公司股份的数量为5238万股(占总股本的9.42%).

截至2011年12月13日,澳洋集团累计质押其持有公司股份的数量为18738万股(占总股本的33.69%)。分析人士称,澳洋集团对澳洋科技股权的大量质押显示出其战略重心的转移,这必然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即使行业整体景气下滑,澳洋科技也没有理由一定出现亏损。澳洋科技在2011年三季报中预测公司2011年全年将亏损4.7亿元-4.9亿元。根据对化纤上市公司2011年业绩预告的统计,14家公司中有7家预增。

大股东掩护内部人士先走

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使得澳洋科技股价承受较大的压力,澳洋集团的减持则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公开信息显示,在澳洋集团2011年7月29日减持之前,一些接近澳洋科技法人代表沈学如的内部人士已经精准减持和逃顶。

公开信息显示,澳洋集团最新的减持计划公告之前,早在2011年6月13日,澳洋科技法人代表沈学如的女儿沈卿就开始减持澳洋科技,当日以每股7.23元的价格减持85.1万股;6月14日,以每股7.33元的价格成交443.3万股。此后,澳洋科技总经理迟健、监事蒋春雷控制的张家港市万源毛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玉芳的配偶陶建新开始陆续减持澳洋科技。

澳洋集团在2011年的减持首次始于7月29日,澳洋集团以每股7.82元的价格减持341.70万股,此后,澳洋科技的股价便一路下滑。在此之前减持的除了沈卿、迟健、张家港市万源毛制品有限公司等内部人士之外,还有一位名为王仙友的股东。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内部人士与沈学如都走得很近,能够胜利“逃生”,很可能是提前获知了澳洋集团的此次减持计划甚至未来进一步减持的计划。

根据澳洋科技财报,王仙友2011年一季度末持股比例为1.65%,而二季度末已降至0.81%,其“股技”远超在二季度进行增持的海富通基金。澳洋科技2007年年报显示,王仙友曾担任澳洋科技监事,“任常州市友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港市友华毛纺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澳洋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张家港澳洋医院有限公司董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证明开具新规 告别20项“奇葩”证明


互联网 2016-09-11 22:22:15

一图读懂开放发展


2016-03-07 21:38:14

不动产统一登记 房价会下降吗?


网络 2014-04-28 00:02: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