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毕晓哲 :“鸡蛋式”诚信教育不靠谱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1-11-14 15:19:22

“作弊得鸡蛋了。”你有过作弊的经历吗?有的话,把它写出来你就能得到一个水煮鸡蛋。昨天中午12点,贵州大学北校区勤工俭学服务中心举行了一次这样的另类诚信教育活动.   这样的诚信教育当然很另类也很有创新,但这类教

  “作弊得鸡蛋了。”你有过作弊的经历吗?有的话,把它写出来你就能得到一个水煮鸡蛋。昨天中午12点,贵州大学北校区勤工俭学服务中心举行了一次这样的另类诚信教育活动.

  这样的诚信教育当然很另类也很有创新,但这类教育有些脱离实际并不靠谱。我们都知道西方人有到教堂“忏悔”的习惯,为什么一些西方人在良心受谴责或“办了错事”的时候,可以敞开心胸在教堂“忏悔”?我分析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忏悔”是封闭性的,除了极个别“宗教人士”之外其他公众不会知悉;第二个原因就是没有什么后果。反正你忏悔你的,一般而言神职人员不至于“泄密”,不也会因之成为“罪证”。但该大学搞出来的“鸡蛋式忏悔”或“得鸡蛋式诚信”显然不同。

  要说出自己曾经的作弊经历,要详细到写作弊的时间、地点,简单介绍使用作弊的手段,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揭露,自我揭露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再加上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如教育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对说实话的学生的道德考量。我想,一般而言不会有多少学生真为了“一个鸡蛋”而出卖自己的内心“秘密”。

  这样的另类“诚信教育”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弊端。富裕子女会因为一个早餐鸡蛋,所谓的勤工俭学去“说出自己的作弊经历”?那是基本不可能的。被“一个鸡蛋诱惑的人”,要么就是“好玩”,大不了“胡编乱造”一个作弊经历,以讨到一个鸡蛋、“哈哈笑一番”而已;而哪些真正“贫困”的或需要鸡蛋补充营养的贫困生呢?也只有他们可能真正为一个鸡蛋而出卖“隐私”吧?一个鸡蛋或能换来的“贫困生”和“真诚忏悔的学生”的真话,但这样的以“鸡蛋诱惑”之下的真话,作践的不过是贫困生和真正向往诚信的学生的自尊尊严人格,伤害的是诚信教育本身。教育和诚信本无价,以一个“功利式”的“鸡蛋诱惑”来获得“诚信”,就是个伪诚信,此举与真正的诚信教育完全背离,最终不过是一场不着边际的“闹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斩断那些伸向孩子们的“黑手”


新华网 2018-09-28 16:48:37

坐轨交逃票 你的信用值多少钱?


网络 2014-07-25 12:39:25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网络 2014-06-30 15:06:3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