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 你知道多少

来源:鲁中晨报 2011-10-30 18:54:13

前不久,张店的吴先生向银行申请信用卡,被告知不能获批,原因是一年多前的房贷“欠款”事件。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前年贷款买了套房子,原来每月还1100元钱,后来,去年的一次加息后,每月再还1100元钱就不够了,他当时不

    前不久,张店的吴先生向银行申请信用卡,被告知不能获批,原因是一年多前的房贷“欠款”事件。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前年贷款买了套房子,原来每月还1100元钱,后来,去年的一次加息后,每月再还1100元钱就不够了,他当时不知道,连续6个月未按时足额还款,后来在银行提醒下才把欠款补上。没想到,就是这几次欠款,让他申请信用卡被“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吴先生这样非恶意形成的不良信用记录的大有人在,申请不到信用卡麻烦还小,更有人为办不出贷款后悔:怎么没早关注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
注意
 信用记录“长啥样”
      很多人至今没到银行查过个人征信记录,不知道都有什么内容。
      记者了解到,“信用交易信息”上面列举了当事人申请了几张信用卡,每张卡的发卡机构、担保方式、币种、开户日期、信用额度、最大负债额、透支余额、本月应还款金额、本月实际还款金额、最近一次实际还款金额、当前逾期期数、当前逾期总额等。“贷款明细信息”和“担保信息”即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银行贷款及还款的详细情况,居民还贷是否有逾期记录,也都清晰显示在上面。
      那么如果有负面记录后,个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修复自己的信用记录?记者了解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一个人的信用状况时,着重考察的是这个人最近的信贷交易情况。如果一个人偶尔出现了逾期还款,但此后都是按时、足额还款,这足以证明其信用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要避免出现新的负面记录,尽快重新建立个人的守信记录。
原因 影响
4种原因导致“不良” “不良”随你走南闯北
      目前个人不良征信记录主要涉及逾期还款。淄博农行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非恶意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加息导致还款不足
      每次贷款利率上调后,按月偿还贷款利息额会增加,还款账户余额不足会产生不良记录。
    信用卡使用不当
      张店的孙女士有几张信用卡,贷款买车时发现有不良还款记录。咨询了银行才知道,原来有张卡需要一年刷3次才能免年费,她用了2次,得还200元年费,而她拖了好几个月,导致产生不良记录。
    未能及时归还贷款本息
      张店的李先生经常出差,有的时候一忙就忘了及时还贷款。今年结婚,他从朋友手里购买了一套二手房,贷款手续齐全了,却办不下来,原来是因为他有不良记录。
     被冒用身份证“贷款”“我这是第一次贷款,房子手续都办好了,就差银行放款了。结果,被告知自己以前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并且还有欠款没还上。”张店的邱先生说,自己的身份证以前丢过,可能是别人盗用了自己的资料,导致有了不良记录。
     26岁的小李上大学时申请了助学贷款,在外地工作了一年多,每月也都想着还款,但并不是那么“准时”。后来,他在淄博有了稳定工作。前几天申请公积金贷款,因为十几笔不良记录无法贷款,查查都是外地的。“我在淄博这两年,又没有不良记录,在这边申请,与那些外地的不良记录还有什么联系?”他很不理解。
     记者了解到,只要在银行办理了贷款和信用卡,其信用记录将由银行传递给央行征信部门,再由后者搭建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平台,供全国所有的银行联网查询。因此不管居住地变化、工作调到异地,不会因地点的变换而中断。一般逾期3期还款就会产生征信不良记录,而且这种“陈年旧账”一般要跟你5至7年。
     有了这些“污点”,不仅是办理贷款、信用卡等受限。目前在上海、北京等城市,这一征信制度应用不断扩大,像是个人缴纳水电费、电话费等经济往来活动也将录入其中,甚至在求职、租房和保险等领域也受限。
合理制订还款计划
      20日,记者在共青团路、柳泉路等繁华地段,随机调查了20名市民。其中,有18人都知道征信记录会对个人有影响,有2人没听过“个人征信记录”。具体有什么影响、哪些情况会产生不良,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
     个人征信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民与金融机构发生各种业务往来,都要仔细了解相关内容,并尊重契约、履行合同,制订还款计划,及时还款。如果一旦有拖欠款项,应尽快将欠款付清。另外更要保护自己的个人证件,防止被盗用。另外,家庭住址和手机号码变更,一定要及时通知与自己有业务关系的金融机构,以备账单等信息及时送达。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建议银行能及时提醒。“很多时候我们逾期还款都是无意的,银行应该事先告知,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逾期还款的情况,也不至于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市民王先生说出了不少人的想法,谁也不愿意个人征信中产生不良记录,很多时候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的不良记录,市民应该有知情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