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了,日子好过了,诚信却丢失了,道德也滑坡了,这是近年来人们的普遍慨叹,也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实。因此,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将“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作为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济发展了,日子好过了,诚信却丢失了,道德也滑坡了,这是近年来人们的普遍慨叹,也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实。因此,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将“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作为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谓正当其时。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已作出简明扼要的概括:“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一个不讲诚信的社会,经济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人们不可能过上高品质生活,甚至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缺失,每个人都会成为受害者;重建诚信,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尽管如此,我仍然要说,诚信建设之基在于政务诚信,需从各级政府和官员做起,带头讲诚信,没有政务诚信、官员诚信,就不可能有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民众诚信。也可以说,眼下的诚信缺失,根源之一就是某些政府部门及官员不讲诚信———如若不信,10月20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即为典型例证:
山东省乐陵市丁坞镇西梁村委会将几百亩耕地租给外地人种杨树,村民万连云的18亩承包地被人哄抢。为了要回承包地,身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万连云上访3年,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万连云的诉求有理,但“回到地方就是解决不了”。万连云继续上访,终于在2010年8月的一天,乐陵市委书记亲自接访了他,并拍胸脯对万连云说:“代表市委、市政府保证3到5天内给你办理。”可是直到现在,万连云仍没有要回自己的承包地,问题诉诸法院也被当作皮球踢。
“代表市委、市政府保证”都不算数,你让老百姓如何相信政府、怎能相信官员拍胸脯!连堂堂市委书记都做不到言必行、行必果,政府及官员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育老百姓讲诚信!实际上,万连云的遭遇并非个案,或者说,他的遭遇能被媒体曝光已属不幸中的幸运,更多老百姓被地方政府和官员忽悠,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与此同时,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官员也并非个别,他们不以守信为荣,也从不以失信为耻,而在很多热点事件中,一些官员撒谎早已司空见惯,甚至成了一种“危机公关”的手段。
官员不诚信的影响极其恶劣和巨大。一方面,所谓“上行下效”,官员不诚信对民众具有恶劣的示范效应———连官员都不守信用,我为什么要守信用?另一方面,官员自己不诚信,自然没有底气倡导诚信,更没有底气惩戒社会上的失信行为。官员不诚信犹如污浊不堪的水源,源源不断地污染着社会诚信的江河湖海,不堵住这个污染源,社会诚信就不可能恢复清明的生态。所以,在加强诚信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要总想着“教育人民”,而要首先强调“自我教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大力推进政务诚信”摆在了诚信建设的首要位置。如何推进政务诚信、官员诚信?千条万条离不开一条,那就是“使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政府说话不算数,就要严厉问责;官员撒谎,就要摘掉其乌纱帽,以此昭告天下失信可耻、官员失信更可耻,不配再做人民的公仆。若能如此,则重建社会诚信可期,社会信用环境必将为之一变。
晏扬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