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再轩自称喜静不喜动,愿意每天静静地呆在敦煌莫高窟修复壁画。 为何能在沙漠中坚持修复壁画30年?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樊再轩日前总结说,自己在性格上耐得住寂寞,在内心里热爱这份事业,在人格上遵守了诚信。 东方早报:上
樊再轩自称喜静不喜动,愿意每天静静地呆在敦煌莫高窟修复壁画。
为何能在沙漠中坚持修复壁画30年?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樊再轩日前总结说,自己在性格上耐得住寂寞,在内心里热爱这份事业,在人格上遵守了诚信。
东方早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莫高窟条件还相当艰苦,你为何选择来这儿上班?
樊再轩:那时候刚刚经历过“文革”,工作不好找,能到莫高窟上班,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条件艰苦,我并不是很在乎,当时不仅莫高窟缺衣少吃,甘肃省乃至全国许多地方都如此。
东方早报:30年甘守寂寞,日复一日地做着单调的壁画修复工作,你是怎么做到的?
樊再轩:我耐得住寂寞,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喜静不喜动,愿意每天都静静地呆在洞窟里,做喜欢的壁画修复工作。如果说坚守敦煌艺术事业,这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整个敦煌研究院的传统,从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开始,大家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能让敦煌艺术珍品再受损毁,我们愿意用毕生的生命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
东方早报:在艰苦的环境下,也有人选择了离开,你就没有动摇、后悔过吗?
樊再轩:确实有人来了,又离开了。尽管我也经历了不少艰难,对敦煌这份事业我却从来没后悔过。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日本研修,那时期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许多中国人都前往日本淘金,也有朋友劝我留在日本,但我选择回敦煌。
东方早报:为什么?
樊再轩:理由其实很简单:首先我热爱这份事业;其次,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敦煌研究院需要我们,这才花费大量资金把我们这些年轻人送到国内、国外高校、研究所学习和进修,我们没有理由背弃它。
东方早报:家人都支持你吗?
樊再轩:妻子与我都在莫高窟工作,我们互相理解、支持。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我们对女儿亏欠得太多。我们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宏伟的计划,就是静下心来,一天天、一片片地修复那些损伤的壁画,一辈子,甚至几代人就这么做下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