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讲求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来源:百方网 2011-10-19 17:15:23

自九月份以来,因温州部分企业老板“跑路”而暴露的债务危机已惊动朝野。据报道,“跑路”的温州企业老板已有28位。经分析,这28家企业仅是“浮于水面”而已,底下涌动的可

  自九月份以来,因温州部分企业老板“跑路”而暴露的债务危机已惊动朝野。据报道,“跑路”的温州企业老板已有28位。经分析,这28家企业仅是“浮于水面”而已,底下涌动的可能达200多家,涉及债务约达1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不菲的民间高利贷资本。如此巨额资金难道都是投资企业主业而亏损的吗?据坊间分析,答案是否定的。多数老板利用原有企业信誉在金融部门和民间大肆融资,盲目扩张,把资金外流到房地产、炒股、甚至是赌博上。投机经营,理想博取高额回报。没料到第二拨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萧条,这些企业无法幸免。一旦金融部门压贷抽资、民间债主暴力逼债,资金链断裂,这些老板 只有“跳楼”与“跑路’了。 

  在这种经济态势下,国内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果企业经营重新回到2008年的困境,后果将比当年情形更加严重。因为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当时各国政府尚能广泛采取公共干预来支持需求并降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风险。如我国就将4万亿元资金投资到基础性项目建设,有效地拉动了内需,降低了危机风险。加上国际社会的努力,让世界经济快速“转负为正”。我们许多轴承企业尝到了2009年末到2011年初经济复苏带来的甜头。而这次情况相反,国家采取的是相对紧缩的金融政策。 

  如何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以求企业在逆势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每个企业主都应把这个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协会根据与部分企业主的探讨,提出以下建议供会员企业参考,希望对会员企业有所帮助,并以此来抛砖引玉,启发大家,群策群力,共商良策,共度难关。 

  
一、树立积极的避险理念,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回避风险,应该树立积极的避险理念,而不是为避险而避险的消极态度。要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应对策略;看清形势,正确的评估自身实力,调整经营战略。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逆势中蓄势待发。 

  由于2009年末到2011年初经济回暖,一些企业在不具备自身实力和市场条件的情况下增加了产能投资。倘若经济继续回暖,弊端尚不明显。而今市场稍一疲软,立刻感觉窘迫。这是战略定位不准确的结果。在目前国家经济紧缩情况下,已经扩产的,建议要调整战略,合理布局,减少库存,减少流动资金投入,以销定产。尚未扩产的,要审时度势,谨慎行事,限制大规模资金投入。要合理安排好资金,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保持良好的状态;加快应收账款的催收,避免新的应收账款产生;加强内部管理力度,梳理权限流程,建立健全内控体系,防止资金链断裂;加强与金融机构的配合与沟通,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保持融资渠道畅通;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资源,有条件、必要时可以采用股份合作方式吸引外部资金,整合资源,强强联合,增强企业实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配置生产岗位和劳动时间,降低劳务费用支出;加强职工教育,关心职工生活,在人事管理中引进并强化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裁减多余部门及相关人员,在员工中形成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竞争压力的氛围。 

  二、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目前有两类企业对经济下滑所带来的影响不是很大。一类是微小型企业;一类是实力较强,产品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企业。微小型企业是因为本身投资小,风险也小;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因为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产品质量、技术特色、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的取得,或是由于企业掌握了独特的技术,或是由于企业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或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不可违言,我们的多数企业因为自身产品没有特色,缺乏竞争力,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就比较敏感,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企业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不能单靠压价竞争,互相压价。在本行业轴承产品需求量减少的态势下,一些企业渐失信心,很容易采用压价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产品。然而在一个行业里若形成互相压价竞争的局面,弊端诸多:1、压价必然压缩利润空间。等到该产品完全丧失利润空间时,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也就穷途末路了。比如直线轴承、滑块单元,据了解如今的利润仅靠铁屑和铝屑的残值了。“丽水轴承千万不要重滔丽水金笔的覆辙”!多少人在呼吁和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2、压价会损害企业发展后劲。企业必须有发展后劲,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不在竞争中发展,便在竞争中死亡。发展靠什么?靠积累。一般中小型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期望应定位在20%以上。目前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以及其他成本价格都在不断地提升。而我们的轴承价格不提反降。如此恶性循环,企业生存尚难,还谈什么产品研发、创新提升和发展后劲?3、压价销售对提高市场需求总量不可能有明显效果。其实轴承产品的市场需求总量是根据国家经济调控政策有规律地变化着的,压价销售对提高当前市场需求总量不可能会有提高。轴承不是奢侈品、日用品,不是“苹果”手机靠技术和价格促销就能剌激客户购买欲望来增加销售总量的可能。但价格压下以后,在市场需求量增加时就很难回升价格。因此压价将在一个很长时期里对整个行业的利益造成危害。总之,行业内的压价竞争的弊端罄竹难书,不一枚举,希望轴承同行目光长远,自觉维护行业利益,切莫自我相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英国TESCO


互联网 2016-11-28 07:44:53

一图读懂共享发展


2016-03-07 21:35:23

快递实名制需要破茧成蝶的勇气


网络 2014-01-11 10:27:2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