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房价直线上升,居高不下,使得近三年来中国的住房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大多数的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失去了平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出台了大规模的保障房计划。 保障房的问题从计划到实施建设,一直备受关注,也饱受争议。从几个历史数
由于房价直线上升,居高不下,使得近三年来中国的住房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大多数的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失去了平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出台了大规模的保障房计划。
保障房的问题从计划到实施建设,一直备受关注,也饱受争议。从几个历史数据来看,
2009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是260万套,2010年是580万套,2011年上升至1000万套。2012-2015年还要完成2600万套,任务依然艰巨。由此可见,国家在建设保障房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那么保障房的不断增多能否救济当下持续低迷的楼市?从中央的政策意图分析,在房地产政策紧缩期间加快保障房的建设,能弥补政策打压下市场供给可能出现的短缺,从而缓解依然旺盛的住房需求。而值得注意的是,仅靠加快保障房的建设,就能稳住我国“刚性上涨”不断增长的趋势吗?居民住房问题真的能依靠保障房来解决吗?
保障房关系楼市调控成败
超级经纪人网(www.mysupa.com)认为,2011年为中国保障房“建设元年”,是建设保障房的大跃进。从1998年我国启动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从来没有哪一年保障房建设受到如此程度的重视,加快保障房建设已成共识。落实好千万套保障房事关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成败。
今年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温家宝要求,中央要继续增加保障房建设的资金补助,地方也要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加大省级统筹力度。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不足的地区,要提高土地出让收益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比重。他还强调,要规范和利用企业债券融资,专项用于公租房等建设。继续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公租房建设,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会议指出,保障房项目法人对住房质量负永久责任,逐步推行参建单位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会议强调,要切实防范并严厉查处骗购骗租保障性住房、变相福利分房和以权谋私行为,切实纠正将保障性住房违规出售、转借、出租或转租、闲置、改变用途等行为。
从会议的重要性来看,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明显是加大楼市调控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央切实保障民生的大手笔,彰显的是信心和决心。各地应充分认识保障房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地位,在保民生、保增长中的方位,切实落实好保障房开工建设的任务。
从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的占比来看,经适房占商品住宅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最高,分别为20.2%、21.8%、26.1%。从2000年至2005年持续下降,2005年分别为6.3%、6.4%、7.4%,2005年至2010年基本保持在6%左右。从全国经适房销售面积占总体的比例来看,2000年为22.7%,2001年起呈逐年下降之势,2004年降到9.6%,2010年仅为2.9%。正由于保障房建设远落后于商品住宅,进而导致2004年至2009年我国住宅市场供给过度市场化,使得商品住宅价格迅速上涨。
以上数据可表明,保障房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如果出现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就完全达不到建设保障房的初衷。从今年的上半年情况来看,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下降现象,投资投机性需求得到遏制,居民购房心态趋于理性。市场预期正在发生细微的转变。但是,房价上涨的短期和长期潜在压力仍然较大,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仍处于观望和博弈的阶段,市场陷入僵持和低迷状态,调控效果还不理想。超级经纪人网认为,落实好保障房建设计划,是确保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成败的重要举措。在效果没有显现出来前,不能有丝毫懈怠。
保障房质量影响楼市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被列为重点民心工程,未来三年将建设3600万套,涉及配套资金超过4万亿元。这是中国三年内的重大工程。今年已过去四分之三时间了,牵动亿万国人心的1000套保障房建设情况到底怎么样了呢?从多方面的数据看,质量问题远比数量问题严峻,房屋的质量问题成了重中之重。
保障房政策的出发点是民心所向,为民服务。但是,最令人担忧的是,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缺少监督,让腐败如影随形。事实上,保障房和商品房一样,出现质量问题根子仍是经济利益作怪。保障房的工程质量问题亦备受各界关注。按照媒体报道,最近,一些保障房项目不仅出现“脆脆房”、“屋漏漏”等现象,豆腐渣工程频频出现,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
很多西方国家,房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承建公司定会出局。相比之下,我国保障房的质量安全尚缺乏严格的监督执法。这样导致了老百姓对保障房的质量“保障“失去了信心。并且在一些城市保障房不建归不建,建成的也是相当不尽人意。有很多的保障房虽然建成,但是位置偏僻,距市中心较远,基础设施配置较差,即使入住,也没有“家”的感觉。这些原因导致保障房根本无法“保障”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房屋供需矛盾无法解决,人们只能无奈地“仰望”高的离谱的商品房价格。因此靠保障房来救济楼市的说法就似乎很悬了。
超级经纪人网(www.mysupa.com)认为,保障房项目要顺利实现,需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筹集资金并保证顺利开工,二是建筑质量能够有效保证,三是确保公平和公正的分配
保障房或印房价
换个角度看,保障房的建设给当前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一剂强有效的退烧药,具有短期立竿见影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说,房价目前的下降至少说明市场结构正发生积极变化,保障房供应的增加对房价的平抑效应正在显现。”陈晟说。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显示,今年1-5月北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14127元/平方米,比去年下降4.8%,房价“稳中有降”态势明显。北京一些房产中介说虽然目前房价出现了一定降幅,但大多数区域的房价基本处于平稳状态。造成这种感受差异的一个因素,是楼市成交结构的悄然变化,所谓的“房价”已是今非昔比了。比如,北京“新建普通住房”均价的下跌,与调控政策生效有关,也与保障房的“拉低作用”密不可分。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在增加中低层房屋供应的同时,仍需加快对存量房征税的改革,以促使市场存量房和空置房的迅速流通,避免造成市场有名无实的价涨量缩现象,并减少投机性需求和投机性住房的保有量,从而保证房价的稳定和回落。
通过国家大力推动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度,限购、限地价等多重调控措施,房价涨势继续趋缓。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保障房融资瓶颈等问题的破解,保障房建设有望提速,其对高价商品房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预测,未来全国保障房销量占比将达到30%以上,其占部分城市住房销售量的比例或将达50%,保障房的销量将直线上升,这意味着目前商品房的库存量会进一步增加,开发商的销售压力也会加大。
北京万科董事长毛大庆认为,随着保障房大批上市,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将发生质的改变。一方面大量上市的保障房将迅速拉低市场成交均价,另一方面,资金链越来越紧张的开发商也将选择加速降价打折,抓紧销售回款入袋为安。
保障房是否真的能够救济楼市还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知晓。但是市场对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需求、中低收入人群对保障房的需求能否及时满足是当下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不管房价如何变动,增加普通人群适购住房的调控方向都不能受到干扰。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