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建票贩子黑名单打击倒票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1-09-26 19:54:15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铁路又会迎来客流高峰。人员爆炸性出行,势必导致火车票一票难求。而这正是票贩子大发横财的好机会。一如既往,铁道部在十一、春节长假来临之时,又一次集中开展打击倒票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较之以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铁路又会迎来客流高峰。人员爆炸性出行,势必导致火车票一票难求。而这正是票贩子大发横财的好机会。一如既往,铁道部在十一、春节长假来临之时,又一次集中开展打击倒票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较之以前有所不同,强调要彻查票贩子拿票渠道,在全路建立倒票人员黑名单,重点查处网络倒票等。

 

  铁道部公安局透露,为防范不法分子套购车票高价倒卖坑害旅客,铁道部公安局作出部署,自即日起在全国铁路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倒票“蓝盾”专项行动,对票贩子集中围剿,并要求各级铁路机关建立票贩子信息数据库,形成全路信息共享的打击平台。


 

  打击票贩子就不能只盯着票贩子 

  为了打击倒票行为,铁路部门实行了车票实名制,开展集中打击行动,异地调警查处票贩子,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票贩子却如野草一般,烧也烧不尽,年年打,年年有。

  票贩子屡打不尽,原因是倒卖车票有利可图。在利益面前,自然有人铤而走险去干这种非法的营生。问题是在普通乘客到车站窗口排第一都买不到票的情况下,票贩子有何神通,有何渠道能囤积那么多的车票?

  根据铁道部人士的解释,票贩子囤积车票的主要方法是:雇人或自己在车站售票窗口反复排队购买,这占绝大部分;还有从分布在市区、郊区各处的代售点多次购买;向退票人收购;通过电话重复订票等。

  票贩子自己“身体力行”排队买票,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但是否是票贩子搞票的主要方式,却值得怀疑。据媒体调查,票贩子手中的票通常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通过铁路局内部职工获得;二是通过代理的方式获得票源;三是通过雇佣大量流动人员排队,抢购窗口车票,然后加价出售。在以上三个渠道中,第三种办法获得车票的成本高,耗时长,又存在相当的风险,是票贩子不得已的下策。

  对于铁路内部人员“私通”票贩子的现象,铁道部也给予过承认。铁道部前发言人王勇平曾表示,“我们不能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铁路职工没有一个铁路职工参与倒票。因为往年也发生过极少数的铁路员工参与内外勾结倒卖车票,这些事情查处以后他们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置。”

  车站内部人员掌握票源,自然成为票贩子“公关”的对象,而通过倒票,车站人员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在利益驱使下,双方极易形成利益联盟,一个出票,一个卖票,形成倒票的利益链。在这个利益联盟里,很多票贩子或许只是一个马前卒,一个小角色,真正掌握和分配票源的,遥控指挥的,获得利润大头的还隐藏在深处。而不把他们揪出来,打击倒票行动,最终会无功而返。 ……[详细内容]

 

  倒票“黑名单”不能止步于吃虾米的票贩子

  铁道部出台倒票“黑名单”的做法,确实是一项对打击贩卖火车票行为有帮助的措施,能够联网锁定那些票贩子,遏制其猖狂倒票行为。不过,“黑名单”不能止步于票贩子,还要包括那些给票贩子提供票源的内鬼,以及放纵票贩子的部分司法人员。

  每逢节假日,火车票就会呈现“一票难求”的窘相,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十余年了,成为一个中国特色。虽然铁道部年年许愿,要加大路网建设,将在未来某年终结“一票难求”的状况,但是却屡次跳票,从未兑现过承诺。然而诡异的是,乘客虽然很难买到票,售票口的票源也很紧张,可票贩子手中却从不缺票。很多人都有过在窗口排长队买不到,却在票贩子手中买到高价票的痛苦经历。这种不公平现象,也是令公众对倒票行为深恶痛绝的原因。

  经过这么多年的媒体曝光和深度挖掘,倒卖火车票的利益链条早就被弄清楚了,就是铁路内部人员与票贩子勾结合作,共同掌控着热门线路的车票,从而倒卖给乘客,以牟取暴利。但在铁道部历次打击非法倒票的行动中,往往只针对票贩子这个环节,却放过内鬼问题,即便面对舆论的指责,也常常视而不见。如此做法是只打小鬼不打阎王,不把票源问题控制住,又怎么可能杜绝非法倒票行为! ……[详细内容]

 

  比票贩子更该进入黑名单的是“票源”

  给票贩子建黑名单,自然值得表扬。但问题是,这看起来很美的政策,普惠意义在哪里呢?一者,票贩子也是人,就算其违法行为被惩戒了,你也不能让他一辈子不能买火车票回家,更加无法像孙悟空给唐僧画个圈儿一样,喝令火车站附近“票贩子勿近”,就算黑名单出来了,能有什么实践意义?二者,眼下售票还是不记名,实名制早就呼吁了N年,也有过很低调的试点,但总是胎死半路,买票不能实名,卖票的时候靠什么辨识票贩子呢?即便是有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法律也不能剥夺票贩子的买票权吧。更让人担心的是,一旦票贩子的黑名单建立起来,在公民隐私权很难得到妥善保护的当下,污蔑性侵权事件恐怕就会插上政策的翅膀,变得冠冕堂皇起来。

  票贩子是可恶,也自当接受法律的制裁。但票贩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票源配置之乱,才是满街黄牛的根源。这种乱象,一方面在于售票系统内部少数内部人员的里应外合,坊间早有人称,最牛的票贩子是代售点、最厉害的票贩子是火车站——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点出了票贩子猖獗的某种根源,而此前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王勇平先生也多次强调要“加大力度防止内部职工和票贩子勾结”;另一方面,是相关售票平台的有欠科学与合理,给票贩子提供了方便的市场,公众早有呼声希望站台能提供实时联网的票源信息、开通便捷有效的网络预定服务等,遗憾的是,所有基于技术手段上的可能性,在实践中变得异常困难或缓慢,这无疑给票贩子发布虚假信息、制造恐慌局面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换言之,票贩子的“牛市”,显然不只是票贩子们自己制造出来的。

  为票贩子建立黑名单是好,更要紧的是肃清票源配置的规则,让违规违法的“票源”也进入黑名单——这是一个挖骨疗伤的过程:一是要让票源全部晾晒在阳光下,杜绝所谓关系票、人情票、特权票;二是将票源销售情况实时联网发布,及时公布在售票大厅的电子屏上;三是加大对售票环节的全程监督,引入媒体监督、乘客监督等第三方监管制度,约制暗箱操作。只要票源干净了,还愁票贩子继续风生水起?

……[详细内容]

 

  铁道公安更应建立“内鬼”黑名单

  表面看来,黄牛党的存在破坏了实名制,更加剧了一票难求问题。但从需求与供给角度讲,因为垄断造成的售票点过少使得乘客购票时容易排长队、等时间,到了端午、五一、中秋、十一等节假日期间,这种现象就会更加严重。这必然倒逼着乘客对黄牛党产生一种渴望。有需求就会刺激出一个市场,无论这个市场是否有合乎体制合乎法律,它总会存在。由此可以看到,黄牛党只是我们看到的问题的表象,根本的问题在于铁路系统内部。

  有媒体调查发现,“黄牛”的触角已经伸进了动车组实名制售票的体系之内,即时出票、提前预订、代购,已成为黄牛党的经营项目。而乘车实名检票的环节也完全被“忽略”,车站工作人员称“查不过来”。显然,黄牛党的问题在内而不在外——比游离于车站广场的外部黄牛党更可怕的是铁道系统内部的黄牛党。

  建立票贩子信息数据库,形成全路信息共享的打击平台,这样的做法不可谓不时髦先进,然而,这也仅仅是对于外部问题的处理。而若是内因不除,谁是票贩子、票贩子叫什么名,也就不再重要了。这也正是票贩子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来一茬的真正原因。铁道部门是职能部门,站在权力监督、权力规范角度讲,也亟需建立一份“内鬼”黑名单。并且,只有对黑名单上的人逐一问责,才能正本清源。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互联网征信创新共享峰会在京举行


中国青年网 2016-08-03 09:46:00

沪市放开信用账户打新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9-19 16:10:00

预授权也占用信用卡信用额度


网络 2014-04-17 13:17:36

债券市场迎来首例信用债违约


网络 2014-03-05 12:59:3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