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郭文婧:“黑名单”管不住黑商贩

来源:购物导报-影响力周刊 2011-09-26 19:52:19

“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开通,国内食品工业企业的相关诚信和失信信息将在平台上发布,即我们通俗所说的“黑名单”。(9月20日《新京报》)   在信息社会,“黑

    “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开通,国内食品工业企业的相关诚信和失信信息将在平台上发布,即我们通俗所说的“黑名单”。(9月20日《新京报》)

  在信息社会,“黑名单”的方式确实是一种通过他律迫使食品工业企业自律的有效方式,也是通过信息公开产生公众监督迫使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好做法,工信部发布食品工业企业“黑名单”的做法,应该大力支持。然而,仅有“黑名单”,对确保食品安全还远远是不够的,必须有配套的措施,才能发挥应有威力。

  信息社会依然存在巨大的信息盲区,仅仅是通过发布“黑名单”来遏制食品工业企业的失信行为,将使得信息差别演变成食品安全本身上的不平等。如果“黑名单”仅仅是在工信部的网上公示,除了那些天天去点击查询的人以外,极少有人知道。如此一来,信息获取不便或不能者,就成为问题食品的最大受害者。

  而巨量信息的杂糅,会加大信息鉴别的能力,使得网上“黑名单”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规登记的食品工业企业就有近50万家。以目前的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推测,“黑名单”决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长的一串,期待消费者自己记住这些“黑名单”是不现实的。

  从保障政府的职能来说,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础公共服务,而不是将选择权与判断权交给消费者了事。也就是说,“黑名单”只应该是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内部措施之一,而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理由。政府如何利用“黑名单”制度达到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大效果呢?

  在道德自律日益薄弱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奉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厚黑精神,如果没有相关的配套,“黑名单”对这部分人操持的企业,基本上不会发生任何效力。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工信部的“黑名单”制度很好,但这仅仅是监管体系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而已,需要采取的配套措施还有很多,还需要更加给力的配套安排。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谁来给政府信用打分?


光明日报 2014-06-23 10:04:13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谁把我列入贷款信用不良记录黑名单?


燕赵都市报 2014-01-07 14:34: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