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刘士余:发挥征信激励约束 对落后产能项目不提供新增授信

来源:和讯银行 2011-09-26 13:25:04

9月25日,全国地方金融第十五次论坛暨全国县域金融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市场司副司长霍颖励女士宣读中国人民银行刘士余副行长的讲话,该讲话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金融危机之后,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选择,监管层应引导和督促

    9月25日,全国地方金融第十五次论坛暨全国县域金融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市场司副司长霍颖励女士宣读中国人民银行刘士余副行长的讲话,该讲话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金融危机之后,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选择,监管层应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对服务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的企业和项目按照绿色信贷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对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规定和国家明确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项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资金支持,并妥善处理已经发布的贷款,依法维护银行的债权安全。

  全文实录如下:

  霍颖励: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刘士余行长由于近期在美国学习,他特意委托我来参加这个论坛,我也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金融支持生态环境的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更代表了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追求有效的经济增长公正的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要求是高效低耗、无毒无害、互利共生,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以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并以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共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有效途径。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同时,在发达国家两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已经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第二,生态文明是体现科学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实行“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强调“清洁生产”或“无公害生产”,提倡合理利用资源、避免破坏环境。“绿色消费要求节能、环保、健康、安全,强调节制消费、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这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障改善民生的要求是一致的。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时期,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结构,主动迎接经济结构转型,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从国际经验看,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着眼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领域,发挥金融“绿色激励”和“绿色助推”功能,对生产和消费模式加以引导。长期以来,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针对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环境保护等领域,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工具,探索拓宽抵押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

  一、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指导,积极推动建立符合国情特点的绿色投融资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金融支持节能环保、支持节能减排、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合议制产能过剩的事件。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对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表现的企业和项目按照“绿色信贷”原则,加大支持力度!对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规定和国家明确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项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妥善处理已经发放的贷款,依法维护银行债权安全。

  二、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改进和提升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金融服务。人民银行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配合,推动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应收帐款抵押、清洁发展机制(CDM)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保理等方式加大对节能减排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积极推动直接融资工具创新,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重点支持发展循环经济、自主创新等。不少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制定了绿色信贷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了具体的信贷标准、客户资质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积极改进和完善信贷业务流程,实行环保信贷“一票否决制”,并建立客户识别信息系统、实行环保客户名单目录管理和高风险客户退出制度,积极参与和推进低碳金融体系建设。

  三、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激励约束作用,促进和督促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实产能。2006年,人民银行会同国家环保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共享企业环保信息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起步,逐步将企业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计、环保先进奖励等其他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并要求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应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重要依据。截止2010年12月末,企业征信系统采集环境违法类信息记录共三万五千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等许可类信息记录共12587条。对于促进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履行环保增长和减少碳排放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部门沟通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政策合力。一是加强与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加强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研究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细则,支持节能环保。二是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按照产业政策要求调整信贷结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入,探索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节能环保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银行信贷政策与证券、保险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近年来,人民银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许多信贷导向性政策都是与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目前,不仅绿色信贷工作积极推进,绿色保险试点工作和绿色证券审核机制也都在积极开展。

  五、深入研究低碳金融产品创新和碳交易国际经验,探索建立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交易机制。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联合设立了中美低碳金融发展研究中心,集中研究建立碳金融交易市场和低碳金融产品研发方面的工作。同时,多次约请国内外专家加强低碳金融方面的理论探讨,为推进国内低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做好基础理论研究性工作。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专家,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深入研究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节能减排、环保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发展国内碳交易市场,发挥金融的绿色住推与激励功能,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争取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