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诚信建设是自我约束与法律制约的统一

来源:光明网 2011-09-23 17:00:31

诚信品格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体自觉地提升道德认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和磨砺,是诚信品格养成的基本条件。 从本质上说,当今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诚信对于市场经济中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是重要的行为原则,也是基本的“道

诚信品格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体自觉地提升道德认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和磨砺,是诚信品格养成的基本条件。

从本质上说,当今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诚信对于市场经济中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是重要的行为原则,也是基本的“道德底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顾客信任,才能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然而,近些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事件以及 “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昭告了一个事实:当前我国一些经济主体的道德素质并未如人所愿,而且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所要求的水平。

社会缺乏诚信,实际上是社会失信风气的折射。一方面,说明不少人不愿意通过诚实劳动致富,而靠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手段来赚钱;另一方面,就惩治违法犯罪而言,公安机关应加大打击诈骗的力度,但从扭转社会风气的角度,更需要相关企业主体和部门积极参与,防范和遏止利用自己的业务方式进行诈骗的行为。相反,缺乏对用户上当受骗蒙受损失的“痛感”,缺乏对于自己形象和声誉受损应有的“耻感”,放任骗子大行其道,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于建设诚信社会责任的缺失。

不可置否,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是主体自身造成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其负面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顶礼膜拜利益的“经济人”四处蔓延,导致尔虞我诈、唯利是图。在外在约束与制度规约缺失以及失信成本低廉的情况下,某些领域的诚信缺失也就不难理解。

诚信品格的养成是自我约束与法律制约的统一,是自觉与规约的结合,这是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就道德的本质特点来讲,对比法律,它主要是自我约束、自觉占主导,但同样也需要法律的约束和监督。所以,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将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等失德行为的土壤。更重要的是,要有制度保障。制度包含着道德的“基因”,能够防止偶然性、主观性,使主体对前途有一个比较理性而可靠的预期,进而保障诚信建设的理性推进。

无论是倡导形成诚信的风气,还是设立诚信制度,构建诚信体系,诚信建设都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公共服务企业在这一问题上,尤其不能淡忘自己的责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严查假冒婴幼儿奶粉案


2016-04-11 10:14:59

[2014央视315晚会]洗不净的尼康D600


网络 2014-03-15 21:09:39

《新快报》事件中的媒介众生相


网络 2013-12-01 11:52:2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