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给力诚信商都
来源:人民网
2011-09-19 09:58:54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广州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 资料图片
广州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广州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 资料图片
广州商业繁荣与诚信密不可分。 王亮 沈颖 摄
诚信教育从小做起。王辉 摄
9月初,清远一药店老板陈先生到广州清平药材市场选购当归等中药材,在货比三家后,他在一家店里购买了120斤的货,以为货款是3600元,于是就直接现金付账;想不到对方收款清点后,马上递回给他400元,表示给多了400元。“换成有些不讲诚信的老板,估计都不会退给我了。下次我还来这里买。”陈先生的感动打从心底涌出。
透过一扇窗,可以感受到一片风光;透过普通人的言行举止,可以丈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买IT产品到岗顶、选茶叶到芳村、购精品到一德路、进药材到清平市场……广州,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南国商都,尤其专业市场遍布,数量过千家,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集散地。各地商人必须对这里的市场环境“信得过”,才愿意来做生意,因此“诚信”必不可少。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诚信,是广州继续发展繁荣的动力,是文明之基,是立市之本。记者了解到,广州各大行业一直都在共同给力,铸造诚信广州的氛围;广州市也已在包括诚信政府、市场信用等多个领域开展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着眼长效机制,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在不少领域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价及监管制度,对不合格者实行淘汰;同时,实现了打假工作重心下移,有力遏制了制假造假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诚信的因子,在政府、企业、市民之间的互动中蔓延开去;在广州朝着文明城市迈进的过程中,诚信为本的理念与实践,将大大加分。
前段时间的“血燕事件”让消费者购买信心严重下挫,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前夕,冬虫夏草、鹿茸正好趁机抢夺市场。为了增强消费者信心,广州有的中药材批发商家甚至专门买入了以往在车站、机场等地才会看到的手持式金属探测器,这种本来用来检查乘客是否携带管制刀具等金属物质的,被用到了虫草真伪的检测上。通过该款产品,掺了金属液的虫草将立刻发出报警声,用户也不用找来行家和高手来查验真伪了。“如果顾客在我们这里买得放心,我们生意自然也会更好。靠欺诈做生意是不长久的。”老板马先生笑言。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商品享誉全国。而在许多“放心”商品背后,体现了广州企业和市民对诚实守信市场环境的不懈追求。
记者昨日了解到,今年5月,广州就开展了“诚信教育月”主题实践活动,开始对118个市级诚信示范点和9条“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进行复查。7月开始,广州地区包括中餐、西餐、快餐以及火锅店在内的70多家广州地区餐饮企业在论坛上发起行业食品安全自律倡议。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符波介绍,广州餐饮行业将分期分批组织餐饮业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向社会开放厨房,活动持续到今年年底,让消费者对他们的采购和厨房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参观和监督,通过“亲眼所见”和“亲历监督”来提高餐饮企业在老百姓心中的诚信度。
“我现在还不会说中文,但并不影响做生意,到目前为止,我没碰过广州人骗我。”来自土耳其的阿库特表示,自己开一个小餐馆,在开店头一个月,是一个认识的中国朋友帮他联系各种供货商。后来朋友出国了,他只要响一下供货商的电话,供货商就会主动送货上门。阿库特说,平时去市场买菜,都带着计算器去跟菜贩讨价还价。“广州人比较讲信用,说好价格一般都不会反悔了,也不会故意宰我。”
的确,从餐饮业到旅游业,从批发市场到商业街……各大行业正在共铸诚信广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食在广州”品牌,让各大专业市场等能够长久地享受盛誉、辐射全国。广东批发市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州年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起码有150多家,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诚信的建设,个人是基础,企业是关键,政府是保障,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建设起诚信体系。”立白集团总裁助理、公共关系部总监许晓东认为,企业的诚信,第一就是要保证产品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第二要保护环境,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第三对员工要讲诚信,除了最基础的工资发放、五险一金,还有困难时的经济援助等等。
“我们出版了业内首部《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谈到企业诚信建设,广百集团董事长荀振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诚信立企,重诚守诺、建章立制、推进实施,以诚信树品牌,以信誉赢赞誉,以诚信建设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夯实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造了促进企业大踏步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企业信用监管制度日益全面
如今,一打开广州国土房管、建委、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以及各区的官方网站,首页弹出的都有相关的公开信息,机构职能、业务工作、收费标准等都可一一查询,如政府部门掌握的涉及企业登记年检、经营信用和处罚等方面情况,市民想了解情况都非常方便。
“不仅是商人,每一个人都要讲诚信;不仅是个人,政府也要讲诚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在广州早已成为现实。记者昨日了解到,早在2003年,《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就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由地方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政府规章,被各界称为国内首部“阳光政府”法案。而各有关部门对市民、企业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实行出台前的预公开。老百姓想知道的个别政府信息,也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公开。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伟民指出,诚信这棵大树的繁茂,不仅需要文化的土壤,更需要外在制度的完善。比方说在商业活动中,生产经营监管制度的有效可行对诚信的树立十分重要,否则的话,商家就有可能都去寻找制度的漏洞。
除了打造诚信政府,在行政方面推进“阳光化”,广州对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尤为重视,一个有力的佐证便是:许多部门都已经建立了对企业的信用评价及监管制度。
广州市质监局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质监系统率先建立起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将列入生产许可证管理、强制性认证管理和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范围等重点产品的生产企业纳入评价范围,将企业分为A、B、C、D四级,分别代表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严重失信,实行分类监管;对D级企业则纳入黑名单,提高巡查频次等,而确实不具备生产条件或多次抽查不合格的,则建议发证部门吊销其相关证照,实行“信用淘汰”。以前,广州的人造板、电线电缆、验配眼镜等3个行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一直在50%左右,从2008年起,广州市质监局对全市上述3个行业的574家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对其中的87家不合格企业实行了“信用淘汰”,上述行业的产品合格率已飙升到90%以上。
这种信用评价及分类监管的做法同时在工商、药监等多个部门落实,如广州目前已有超过1万家药品企业被纳入信用监管,对于失信企业,除增加巡查频次外,药监部门还会曝光其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为建立和完善广州市场诚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安全监管局日前还在全市范围内首次确立了安全生产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办法;建立了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市建设部门则建立施工和监理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和企业市场行为等纳入评价范围,将评价的成果直接应用于招投标环节,实现对企业的差别化管理,通过市场逐步淘汰不讲诚信的企业。
在广州工作多年的一位市民指出,广州市政府在培养社会诚信气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比如说通过社会舆论宣传,曝光诚信度不好的企业,形成压力。而且,广州市的企业、市民本身就很珍惜“广州”这两个字,爱护广州的诚信氛围。很多外地人来广州办企业,图的就是“广州人信用基础好”,借着广州的美誉好做生意。
打假维权不遗余力
今年5月13日,广州市工商局天河分局接到天河区车陂街道办事处综合检查组举报,反映在中山大道广氮新村发现大量涉嫌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皮具。获知这一线索,工商执法人员马上赶往现场查处。从5月13日下午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4时,依法暂扣了18988件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皮具,涉及假冒VERSACE、DIOR、 LV等国际品牌的皮具。该案件随后移交广州市天河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处理。
不可否认,当前广州诚信体系建设仍然“在路上”,还有些工作需要完善。
为了诚信这个立市之本,各方都在行动着,12315、12358、12365等消费、物价、质监相关热线成了有效的维权、反馈渠道,沟通起了政府和民众。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广州市工商、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上半年仅市工商部门就检查农贸(肉菜)市场19897个,肉品经营户70808户,立案289宗,查扣牲畜260头、私宰肉品22.9吨,罚没入库82.3万元。广州市工商局牲畜屠宰监管系统显示,截至8月底,广州市中心城区“放心肉”日均上市量已突破7500头,全市“放心肉”日均上市量达15500头,均属于广州市历史最高水平。这主要是得益于各级政府与辖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镇)属地管理责任的落实。
与此同时,广州逐渐实现了打假工作重心下移,形成了以基层各级政府为主导的打假治假工作格局,有力打击和遏制了制假造假的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质监部门共检查企业5077家,取缔制假窝点423个,立案查处案件525宗,涉案货值3547.71万元,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12宗;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立案查处案件43宗,取缔18个无证生产加工窝点,有效规范了生产领域经济秩序。
“诚信既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更是个法律问题,任何的不诚信都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的话曾引起了广泛共鸣。曾德雄举例说,比如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不践成约、合同欺诈、骗税偷税、企业赖债、躲债和恶性逃废银行债务等等,无不构成了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如果谁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必须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要诚信,必须要法治;要法治,必须要法治政府,从政府开始讲法治,以保障落实人的权利为己任,专此一务,不及其余。只有这样,才能塑造诚信社会。
诚信二字,重过千金。广州对诚信公平的不懈追求努力,不仅契合文明城市的内在精神,更是对城市文明的不懈追求。
去伪存真擦亮诚信广州品牌
亮点
交通行业
屡屡拾金不昧
对于广州人的诚信守法,从广州交通行业的屡屡拾金不昧就可见端倪。
这种的事例不胜枚举:今年8月25日凌晨,结束夜班的长洲渡车船2号船长黄建华在船上意外拾获一部价值7000元左右的手机,马上交给渡车船相关部门。当天失主钟先生前来认领时万般欣喜。
今年3月30日晚上11:30,三汽公司收款中心收钱箱工温秀李在收集公交车钱箱时,在560线771车司机座位后面有一个闪亮发光的金色蛇皮女士手包,打开手包时,发现内有现金1000多元、银行卡、羊城通卡和手机等物件。温秀李将手包保管好并交公司领导。第二天,失主唐海凤女士领回手包时十分激动,唐女士说,她是广西宾阳县和吉镇华罗村委会新村村民,家里并不富裕,丢失的钱是她准备在两天后回家带给父亲的看病钱。
今年3月23日晚11:20,天湖出租车公司司机梁曙亮驾驶粤A.059DY出租车时发现一位乘客不慎遗留了一台尼康400MM单反镜头(价值逾6万元)。为尽快寻找失主,梁司机立即驱车将该物品送至公司值班人员。由于没有失主的联系电话等信息,天湖公司通过运政网查到协查通知后,立即联系了失主,并核实确为市民陈先生所遗留。陈先生看着失而复得的昂贵镜头连声感激道:“这沉甸甸的镜头里面包含着司机拾金不昧的精神和出租车公司负责任的态度。这种五星级的服务,真是让我觉得舒心。”
平凡中见可贵,细微中见精神。广州司机行业中屡次展现出的拾金不昧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呈现出文明诚信在广州人心中的分量之重。
诚信闯出创业路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无数青年,他们的事业在此起步,人生开始辉煌。谈及自己的成功,很多人都提到了“诚信”。
曾开过餐厅当过老板,也曾打过散工洗厕所,40岁才找准了人生新的目标,现在的梦想是把连锁家政业做大……广州一家连锁家政公司负责人刘旭明在“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创业路上,最愿意与大家分享的心得是:想成功创业,一定要耐吃苦,一定要讲诚信。
“很多人想创业,关注点往往集中在项目、选址、资金等。这些都很重要,但如果真的有心创业,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诚信"。”刘旭明说,无论是年轻人出来创业还是出去打工,一定离不开“诚信”两个字。不要吹嘘自己,不要蒙骗消费者,不要蒙骗上级下级,踏踏实实地做事。失去了诚信,就等于失去了所有。
刘旭明以自己所在的家政行业举例说,家政连锁经营能成功,关键也在于诚信。做家政这一行,雇主的信任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大客户,不敢找一些小店的工人。原因就是家政工是直接到客户的家里工作,客户很怕遇到不诚信的公司和家政工。“客户相信我们才找我们进他们的家,加盟店也是信任我们牌子才把店交给我们”,刘旭明说,正是通过规范管理的连锁加盟,为客户提供“诚信”的信心,从中才走出了家政连锁经营的路子。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新闻网
2017-10-15 22:49:41
经济学家圈
2017-03-28 11:05:00
中国经济网
2014-06-12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