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穆迪下调日本信用评级第二银行推动高铁模式

来源:中国保险报 2011-08-26 13:44:01

1.穆迪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 2.国企成了放贷银行 3.夏斌:金融弱国在于不能藏汇于民 北京时间8月24日上午消息,据外电报道,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当天宣布,将日本政府债券的评级下调一级,至Aa3,理由是该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自2009年

1.穆迪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

2.国企成了放贷银行 3.夏斌:金融弱国在于不能藏汇于民

北京时间8月24日上午消息,据外电报道,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当天宣布,将日本政府债券的评级下调一级,至Aa3,理由是该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自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不断累积的债务负担。

点评:世界第一、第三大经济体连遭信用下降评级,夹在中间的中国日子会好过吗?中国惟大规模减税和做大做强民企方能炼好内功,否则必如东莞制鞋业大规模倒闭一样内忧外患,且内忧大于外患。但是国进民退和税收大增的发展惯性远没有像高铁一样降速降价。

2.国企成了放贷银行

中共中央党校原科研办公室主任杜光:昨天(23日)《人民日报》报道,有些上市公司大搞委托贷款,让银行帮他们放债,年利率从12%-21.6%不等,有些公司的利息收入甚至超过利润。报道没有提到的是,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目前,许多民营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纷纷倒闭,而有些国有企业却有钱用不完,拿来放债。这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又一怪胎。

点评:开放银行,是时候了。否则谁的好日子都不会太长久。

3.夏斌:金融弱国在于不能藏汇于民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降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持续震荡,中国持有的超过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成为关注焦点。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表示,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诸多经济问题源于外汇储备没有藏汇于民、藏汇于企业。(8月24日《北京晨报》)

点评:夏斌表示,中国金融弱国的现实是目前一系列经济问题的症结。中国长期以来鼓励出口,大量出口型企业赚来不少美元外汇,而央行又因为调控汇率而不允许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企业赚来的外汇要通过结售汇制度换成人民币,这样国家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市场上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多,央行又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收回货币,这是一个非常难处理的事情,根源在于没有藏汇于民。建议用外汇储备购买海外能源,从外汇储备的结构上降低金融资产的比例,提高非金融资产的比例。

购买能源只是权宜之计,根本的还是要打破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

4.商务部副部长:进口增长将快于出口

商务部外贸司表示,习近平副主席提出的未来5年中国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商品的目标,“我们是有信心实现的,保持一定的进口增长速度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点评:这对于消化巨额外汇储备有利。但如果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没有跟上,无法充分消化这些进口商品,这些东西会不会成为政府采购的“专利”并进而助长行政成本?令人担心。

5.国务院上收22个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

人民网消息,近期,国务院上收22个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包括秦皇岛、温州、威海、三亚等。22个新增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中心城区范围内,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须报国务院批准。

点评:对于各自为阵、愈演愈烈的城市化和基础建设大跃进,其实全国几乎所有地方的建设用地审批权都应该“收紧”。但“收紧”的根本办法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限制,因为既没有事实表明高级权力一定比低级权力更高明,上级机构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来执行这项工作。惟一的办法是切实保障公众的财产权利,让公众的权利来反制滥征滥开发行为。

6.四万座水库存安全隐患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完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大跃进”,成为世界上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现有的8.7万座水库,大部分建于那个时期。目前,我国超4万座水库存在安全隐患,大多分布于中西部。

点评:大拆大建可以拉动GDP,可以实现财富的转移,但不一定能够创造财富,有时反而损毁和破坏财富。

7.动车召回因动力轴裂纹?

据《新世纪》报道,大举召回动车真正的原因是在上路不过半月,高铁列车关键动力轴发现不明裂纹,怀疑是材质问题或工艺缺陷。据调查,供应商是智奇铁路设备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便是因贿赂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而名声大噪的山西女商人丁书苗。

点评:北车集团对此的第一反应是否认。但只有独立公正的调查,才能真正揭开真相。许小年教授称之为权贵资本主义又一案例。行政垄断=>凭关系外包和腐败=>高价低质产品,损害公众利益。解决方案是民营化,从源头上打破袭断。

8.中国车价比美国贵

《南方都市报》消息,据业内测算,中国消费者每购买一辆国产车,所承担税负大约占车价的40%(进口车综合税负最高可达144%),是美国的7-10倍,为世界之最,导致车价居高不下。例如,新索纳塔在中国官方售价每辆为16.69万-24.99万元人民币;而在标准法规更苛刻、对汽车质量要求更高的美国,售价仅为12.58万-17.95万元人民币。

点评:如果相比于美国人均收入30倍以上于中国,就更不知该如何评价了。根子问题不解决,什么房价、车价以及其他什么物价,都不可能解决。

9.北京部分领导一人占俩公车

《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实行“尾号限行”措施后,部分单位领导占用两辆车以应对限行。北京某单位的李女士介绍,该单位某领导每月拿着3600元车补,还占着单位两辆车换着开,不但油费、过路费全报销,这两辆车在小区的停车费也要报销。据透露,去年这两辆车的花费达12万余元。这种情况并不在少数。

点评:这下知道为什么税收越来越高了。填不满的欲望和窟窿啊!

10.三部门以涉密为由

拒绝公开“三公”消费

继外交部称因涉国家秘密今年不公开“三公”经费后,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也表示,不公开“三公”核心原因也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涉及国家机密。(8月24日《京华时报》)

点评:前教育部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点评:外交部请注意:你部提出的今年“三公”经费因涉密不公开不妥。原因是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你们应按国务院有关文件执行,如认为情况特殊可申请国务院,执行与不执行由国务院确定并对外发布。即使原因合理也请注意程序,国务院未批准前做出决定并对外发布违规,请收回。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钦此。

11.康菲“变化莫测”言论大集合

8月24日,财新网回顾康菲就漏油事件发布的言论,称其为危机公关失败典范:两个月前,康菲说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原油泄漏范围仅200平米,如今他不得不承认海底发现10处油污渗漏点;7月15日,康菲称溢油总量约1500桶,但到了8月12日,又披露实际总量已达3200多桶。回顾其言论,康菲总是在被暴露出新问题后先否认,再承认。

点评:老百姓没有足够的环境权利保障,污染企业就不会有丝毫和羞耻与敬畏之心,有的只是腐败、隐瞒和欺骗。8月25日中国广播网消息,本月9日,律师贾方义向青岛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以及海南高院提起诉讼,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设立100亿元赔偿基金,进行生态赔偿和生态恢复,但海南高院24日回复拒绝立案,也没有给出书面解释,天津和青岛方面还没有回复。今天,有必要把环境权提高到公民基本生存权的高度来对待了。

12.大连PX反思

《中国经营报》编委唐清建微博:在中国国内,政府和企业的沟通都很畅通,但是二者和民众的沟通都不怎么畅通。《中国经营报》在反思大连PX项目时说,东亚国家大都是国家主导型的快速推进工业化发展模式,需要大量投资,所以政府和资本方结成的联盟,很容易把企业员工和民众的利益忽略了。这就是大连PX留给中国社会的反思。

点评:发展脱离了群众,必导致上层逃离和底层沦陷,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13.后卡扎菲时代中资工程难言乐观

8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利比亚的枪林弹雨再度考验着当地中资项目的安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综合部主任张湘表示,目前从行业了解的情况是,企业普遍表示,即使利比亚恢复和平,项目保留下来的可能性也不大。中资利比亚项目金额超200亿美元,损失暂难估算。

点评:发展只走上层关系,风险系数很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4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国在利比亚没有直接投资,只有承包工程,一些媒体有关中国在利比亚投资损失的报道是不确切的。但愿如此。

14.“第二央行”推动“高铁模式”

补录8月18 日《南方周末》报道。

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结盟,以理财产品的名义吸收民众储蓄,在银行表外运行,投向基建与房地产项目,相当于绕过央行“创造”了一大笔新的货币,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当于“第二央行”。在“第二央行”的支撑下,政府主导的投资已取代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也在2009年后形成了“以速度掩盖质量”的“高铁模式”。

在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扩张计划下,要想控制银行贷款和通货膨胀,“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这样判断。纽约大学教授、著名的“末日博士”鲁比尼更是在亲自到中国调查后看空中国,“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发展速度,足以在将50%的GDP重新投资的情况下,最终避免遭遇巨大的产能过剩和令人忧心的不良贷款问题。” 在此背景下, 7月23日发生的动车追尾事故,“暴露的也不仅仅是一个铁路的问题,更是对整个投资拉动经济思路的挑战。”曾任花旗中国研究主管的禾其投资合伙人薛澜如此点评道。

而作为这一模式的最终埋单者,原本增长率就低于GDP增长的居民收入与消费被再度压缩。他们为了自身保障而不断增加的储蓄,被以种种“理财”模式再度投入到不断膨胀中的房地产和基础建设市场之中。

点评: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一个“发展的陷阱”。如此模式之下,“发展”还是“硬道理”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标普上调俄罗斯评级意味经济状况稳定


中俄资讯网 2018-02-26 11:23:28

大公维持英国主权信用等级


财经早餐 2018-02-01 15:02:51

IMF上调中国经济 国际评级机构被打脸


第一黄金网 2016-04-13 10:13:2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