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哈林顿近日爆料说,长期以来,穆迪一贯打压持独立立场的分析师对一些次级抵押贷款的怀疑。穆迪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中负有直接责任。《华盛顿邮报》认为,穆迪因虚假评级制造金融泡沫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前高级副总裁哈林顿近日爆料说,长期以来,穆迪一贯打压持独立立场的分析师对一些次级抵押贷款的怀疑。穆迪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中负有直接责任。《华盛顿邮报》认为,穆迪因虚假评级制造金融泡沫而广受批评。哈林顿的爆料为这些批评提供了很好的注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遵照国会要求起草有关信用评级机构的新法规。
按客户日程安排行事
已于去年辞职的哈林顿自1999年起在穆迪公司担任金融衍生品分析师。日前,他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封长达80页的信。哈林顿在信中说,正如其他评级机构一样,在穆迪公司的文化中,其使命与利益间有着根本性的矛盾冲突:穆迪本应对其客户给予客观的评级,而这些被评级的客户又恰恰是穆迪资金的来源。穆迪要求其分析师接受向本公司提供资金客户的所有条件,并按这些客户的日程安排行事。穆迪管理层的目的是将分析师打造成为“顺从的公司公民”,以便让他们的定级投票符合公司的信条,而公司的信条便是利用特许经营权最大化地赢利。
哈林顿说,在被评级客户的支持下,穆迪高层一再无视分析师的警告,使这些警告成为“毫无价值的意见”。穆迪管理层对为优惠评级挡道的分析师“威逼利诱”,对坚持独立立场的分析师则极尽“折磨骚扰”之能。穆迪管理层通过“贬低”反对意见等手段“颠覆”评级委员会的客观性。一个坚持投反对票的委员会成员会遭到公司管理层的报复。其结果之一便是穆迪公司公开发表的评级意见常常与私下的真实意见相左。哈林顿说,他本人在工作中就曾被警告,他应该使那些发行债券的银行家和公司老板“日子好过一些”,他“必须对底线更加警觉”。
虚假评级加剧市场泡沫
众所周知,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收取证券发行商的评级费用。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前,面对过度膨胀的房地产泡沫,三大评级机构屡屡授予一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高级评级,在进一步加剧市场泡沫的同时,自己也因此大赚一笔。这些不良证券成为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这些评级机构的业务规范以及模式遭到诸多批评。此前,美国国会也曾经召开听证会,质疑这些评级机构的独立分析是否受到利益驱动影响。
在要求就哈林顿此信做出回复时,穆迪公司发言人阿德勒在一项声明中辩称,对于评级质量和评级进程的诚实,穆迪公司一向高度重视,对此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他说,正因为如此,穆迪公司将商业运行与分析部门分开,穆迪的评级由一个委员会决定,而不是由任何分析师拍板。
不久前,标普调低美国主权债务评级。随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标普展开调查。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标普披露该评级机构中,有哪些人提前得知了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决定,这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可能存在的内幕交易进行初步调查的一部分。
司法调查加快步伐
美国司法部的相关调查早在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之前就已经开始,降级之举加快了美国政府调查进程。一位接受过司法部调查的穆迪前雇员说,调查者对监督抵押贷款证券评级的具体员工姓名很感兴趣,但是调查者明确说明这是一起民事调查,而不是刑事调查。据悉,由司法部进行的民事调查可能导致欺诈或违反法律的公司赔偿联邦基金损失;而刑事调查可能会指控某些个人违反联邦刑事法规。
此外,美国司法部正在搜集证据,以调查标普经营层是否曾推翻分析师的结论,给部分抵押证券设定过高评级,而使这些证券看起来风险更低、价值更高,造成误导。如果司法部收集到足够证据,就将推翻标普所宣称的它的分析师“独立于公司经营层”的说法,并可能向标普提起民事诉讼。
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劳伦斯·怀特说,评级机构以美国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作为挡箭牌,声称无需为不适当评级承担责任。不过,一旦政府胜诉,意味着评级机构可能失去这种自辩能力。另有分析认为,尽管评级机构面临强烈质疑和抨击,许多投资者还是依靠主要评级机构的评级决定是否购买某些主权债券、公司债券和其他金融产品。美国政府若发现有重量级评级公司违规,那么将有可能加速传统评级体系改革。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