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媒体称毒奶粉瘦肉精事件折射企业诚信缺失严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08-21 19:11:51

近日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经验交流会上传来消息,近年来,接连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说明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据统计,每年因企业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   信用危机不

  近日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经验交流会上传来消息,近年来,接连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说明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据统计,每年因企业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

  信用危机不容低估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司长王晋杰说,当前,有的地方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不守信用、不践成约、破坏市场秩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据调查,目前我国每年签订的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财政部日前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在被抽查的157家企业中,竟然有155家存在虚报利润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达到6.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4%,比上年增长了8.4个百分点。这说明,有些企业在还款方面的失信情况越来越严重。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老总对记者说,“公司最窝心的事就是各地的销售公司卖掉车后却不按合同约定付款。到现在为止,我们应收而未收回的款项超过数十亿元,经济损失巨大。”

  其中企业牵涉到个人失信的现象尤为多,如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假文凭、恶意欠款、逃废债务、投机作弊等。在一些地方,少数把学籍“取巧”改到外省的高考考生,比坚守原籍的考生获得了更好的升学机会;掺杂作假的不法商家,比本分守法的经营者获利更多……种种不正常现象,暴露了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

  重整信用要找到关键点

  王晋杰说,经济生活中呼唤信用、倡导诚实的愿望日趋迫切。失信行为给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隐患。

  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差,大量出现的制假售假、合同欺诈、恶意拖欠等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加大了经济运行成本,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损害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少带来三大消极影响:首先是使企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能正常进行。由拖欠导致的连环拖欠,破坏了信用,扰乱了经济秩序,使企业资金周转受阻,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其次,信用恶化使银行业务无法正常进行。借钱不还,银行还怎敢放贷!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银行由不敢正常放贷到不敢吸收存款,那么银行的生命就该终结了。第三,没有信用,虚拟资本就无法产生和发展,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向高级阶段发展。

  为何失信?专家们的一个共识:就是缺少一个让失信者为失信埋单的机制,就在于信用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存在漏洞,监管惩戒机制缺失和乏力;失信成本相对太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