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分 析 在自古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诚信为什么成了“稀缺资源”? 今天谈论诚信,必须考虑到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与国际环境。针对上半年诚信缺失的具体事件,多位专家均指出,一方面,大
C 分 析
在自古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诚信为什么成了“稀缺资源”?
今天谈论诚信,必须考虑到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与国际环境。针对上半年诚信缺失的具体事件,多位专家均指出,一方面,大部分事件跟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另一方面,中国进入转型期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机制体制却未能很好地跟上,从而为失信者从事欺诈、逃避惩处提供了土壤。
在一个高科技手段迅猛发展的时代,人文价值体系的建构比此前更为重要。要想用好科技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人必须首先认清自己前行的方向。然而,人们享受了科技进步的成果,人文素养和内心信仰却没得到加强,原本应该造福众生的科技手段成了制假售假的“先进”工具,更加剧了诚信危机的态势。
诚信状况有“三低”
章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章政:我国目前的诚信状况,可归纳为“三低”:首先,大众对“信用”的认识水平低。很多人只知道诚信在道德层面的内涵,其实,“信用”至少还包括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更深程度上,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与诚信相关的运行方式。其次,对“信用”的实践层次低,还未真正在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经济管理中运用信用体系。最后,我国信用发展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上半年“守信”事件的主角身份可以看出,我国当前诚信的主要践行者是自然人,还未上升到法人、公共机构,没有上升到管理者群体这个层面。践行“信用”的群体由自然人逐步向群体、向法人发展,才是“信用”发展的标志。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