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员工求职时,可优先考虑选择诚信用工企业。29日,厦门市为首批 “诚信用工企业”授牌。不过,导报记者了解到,诚信用工企业并非终身制。这些诚信用工企业,一旦被员工投诉并核实,将会被摘牌。而符合条件的企业,也可以
今后,员工求职时,可优先考虑选择诚信用工企业。29日,厦门市为首批 “诚信用工企业”授牌。不过,导报记者了解到,诚信用工企业并非终身制。这些诚信用工企业,一旦被员工投诉并核实,将会被摘牌。而符合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申请成为诚信用工企业。(7月31日《海峡导报》)
说实话,近年来“企业霸权、员工受欺”的现象屡有发生,特别是“民工荒”的大面积蔓延,让本已脆弱不堪的企业诚信度几乎跌入低谷。频发的员工维权事件已让民工绝望透顶,更让他们产生这样的幻觉:虐待员工、维护私利似乎就是企业的天性,再大牌的企业也不例外,一味相信他们可能随时坠入陷阱。
在企业用工遭遇信任危机,员工择业无处适从的尴尬时刻,厦门市能够主动出面,对企业用工的诚信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定位,无疑是对企业发展的一次及时救赎,也是对民工择业的一种正面引导。可以肯定,一旦企业的用工诚信被明确贴上标签,员工在选择就业时便能够一目了然,不再为甄别企业的诚信度所困。
当然,厦门市的“成功”不只是为民工择业作了指引,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彻底打破了终身制的评估模式,用“动态”的评估方式来定位企业的诚信度。即规定了“诚信”的时效性,一旦被员工投诉或被上级查处,都会被随时摘牌。从这个层面来看,被评上“诚信”不仅仅是一种褒奖,更是一种监督。
可以想见,一个企业拥有了“诚信用工”的头衔,不会仅仅把它视作一种荣誉和资本为自己的发展所用,更会把将它视为一种来责任来维护。毕竟,“诚信”企业或许会引来更多人的目光,也自然会被受到更多监督,诚信用工、守法经营必会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
制约“诚信用工”的因素很多,并非一成不变、一定终身的,只有遵循这个规律,考虑到它的动态性,评估才具实效性和生命力。过去,政府发一块牌子,企业可以终身享用,甚至靠着这个门面到处诈,就是“终身制”惹的祸。厦门市敢于打破传统做法,巧妙地把荣誉变成了监督和激励,让企业自觉地把诚信用工用为立身之本。一旦企业有了这样的觉悟,保准不会出现“大牌企业”老干坏事的的尴尬。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