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最近正忙着四处与融资方谈判,核心就一个——若融资两亿元究竟要付多高的成本。 在信贷规模紧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融资不外乎两个渠道,除了直接高息借款外,就是借道房地产信托等方式来募集开发资金。不过,在
赵鑫最近正忙着四处与融资方谈判,核心就一个——若融资两亿元究竟要付多高的成本。
在信贷规模紧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融资不外乎两个渠道,除了直接高息借款外,就是借道房地产信托等方式来募集开发资金。不过,在借贷和信托两个行业里,几乎有着一个较为普遍的标准,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信托募集资金的,融资成本每年都在20%以上。这也难怪,赵鑫原本并不为公司高管看重的融资公司工作经历,会在今年如此吃香。
不过,赵鑫却坦言最近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监管层严防死守房地产信托,想要打“擦边球”通过审批已越来越难,这也难怪赵鑫会感慨“钱越来越难借,利息越来越高”。
缺钱的房地产市场
近年来,细心的市民或许已发现,昆明多了好些个塔吊林立的建筑工地,一片片高楼拔地而起。不过,半年多过去了,昆明楼市并未迎来想象中的扎堆开盘现象,反而是土地拍卖时流拍屡屡出现。而有机构统计,在短短月余间,因购房者无法正常办理银行按揭贷款而申请办理退房(车位)手续的达33笔之多。
这也成为银行收紧房贷的一个信号。在银行过往的零售信贷业务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向都是“一枝独秀”。2010年年末数据显示,不少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零售信贷中的占比在50%以上。现如今,这个占比数据已有了大幅下降。从中信银行昆明分行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截至5月底,该行共发放个人贷款1576笔,金额6.37亿元。其中住房贷款仅693笔,贷款的金额也才2.6亿元。不难看出,个人住房贷款不再“一枝独秀”。据了解,基本上银行都将个人业务的侧重点放在了个人经营性贷款方面。
更让房地产开发商头疼的是近期屡屡出现的土地流拍现象。
先是备受业界关注的原昆明市政府土地交易一波三折,处于昆明CBD绝佳位置的地块,第二次拍卖因报名人数不足而流拍。而最近热点的环湖东路半岛地块,第一批13宗土地9宗流拍,4宗仅以起价成交,而第二批土地则因报名人数不足而被迫取消。其余的小宗土地和城中村土地交易,也均以起价成交或是流拍告终。即使成功交易的土地,开发商拿地热情也并不高,仅有一位竞买人应价,其余参与竞买人则表现尤为冷静,多数土地交易会都冷清、快速收场。
土地竞买人冷静的背后,究其原因与资金链紧张不无关系。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土地交易频频遭遇流拍,原因都是报名人数不足。而事实上,有的地块确实有中意的买家,但因在规定期限内开发企业未能按时缴纳竞价保证金,只能失去买地机会。该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中小开发商因为资金因素都追求周期短回报快,可限购令使得楼盘销售困难,资金也无法很快回笼。
云南泰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顾刚说,今年以来央行连续三次加息,而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开发商从银行融资已经几乎不可能,资金短缺是开发商面临的最致命问题。
由此可见,缺钱使得开发商拿地受阻。除了资金因素,市场预期也是一个方面,目前开发商对未来市场预期普遍不看好,在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影响下,开发商拿地也很谨慎。
信托输血开发商
虽然开发商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窘境,但从官方披露的数据来看,云南省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似乎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云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519.31亿元,同比增长37.5%。
一边是开发商在诉苦缺钱,一边又是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看似矛盾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隐情呢?监管层其实早已揭露了答案——在货币紧缩政策的大背景下,信托早已成为开发商不可或缺的“造血干细胞”。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我国正常经营的63家信托公司中,有56家公司开展了房地产信托业务,存量规模共计5587.66亿元。同期,国内信托公司共成立房地产信托产品148款。其中,纳入统计的产品募集资金达到447.71亿元,单只产品平均规模约为3.64亿元,远超其他信托产品。而根据用益信托发布的数据,在刚过去的6月份,在各种信托资金投资领域中,房地产的成立规模遥遥领先,占据了半壁江山。
“我们并不担忧没人来申购,现在民间流动的资金太多了,房地产限购、股市低迷,这些资金都正在自谋新出路。”一家信托公司云南区域负责人说,6月份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为243亿元,占比为49%,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同样是最高,达到了10.06%。此外,从已成立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来看,房地产信托依然以9.72%位居收益冠军。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马先生此前就在为自己手里的500多万元闲散资金苦恼。“放在银行肯定不划算,通过担保公司借给他人又担心到期收不回来。”马先生说,一番权衡后他决定将钱投向房地产信托。
当然,房地产开发商要想借道信托计划募得资金,支付的成本则要远远高于银行贷款。
“目前来看,房地产信托的年融资成本多数都在20%左右,部分项目甚至接近了30%。”一家国内知名信托公司云南区域负责人透露,当银行不再向开发商和购房者轻易敞开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大门,双向的挤压效应让开发商们不得不寻求新的融资途径,而其他渠道的融资显然让开发商们正支付着高昂的利息。
“开发商融资的渠道其实不多,除了传统的私募、融资担保、民间借贷等方式外,借道信托公司发行房地产信托也是无奈之举。”昆明一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眼下看来,房地产开发商的日子正越过越紧巴,融资的成本也呈现出了急剧上升的趋势。这位人士透露,房地产开发商若是通过融资担保公司搭桥,进行民间借贷,在确保有抵押的前提下,每个月的融资成本在6%左右。“一般担保公司还要审核抵押物的质地,对担保公司而言最佳的抵押物就是不动产,例如已有了产权的房产或商铺等。”
而昆明一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发商财务总监说,虽然监管层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项目开发信托融资计划,但并未禁止股权融资信托计划。在这位人士眼中,在银行不再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项目开发贷款的背景下,信托行业已经成为很多房地产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