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西山区召开产业发展大会,贯彻落实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动员大会精神,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区产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安排部署“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与任务。西山区委书记柳文
11日,西山区召开产业发展大会,贯彻落实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动员大会精神,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区产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安排部署“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与任务。西山区委书记柳文炜要求,要抢抓桥头堡建设发展机遇,主动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扶持各类产业发展,促进西山区产业获得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过去的五年,西山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农业基础继续巩固,工业突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飞速发展。
随着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实施,以及昆明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目标的确立,对西山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西山对外开放,承接国际、国内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转移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翻开西山区“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到一幅宏伟目标:GDP总量力争突破5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突破40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7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4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55亿元。“西山要建设桥头堡,成为昆明引领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核心区,首要任务就是要壮大经济实力。”柳文炜表示,要支撑这些经济指标实现突破,就要紧紧围绕“大投资、大项目、大建设”,紧扣“五区两带一港”的发展空间布局,全力以赴加快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工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文化旅游业等西山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五区两带一港”早日建成,真正培育起西山跨越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为将产业发展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西山区成立了促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意见》中对鼓励发展的产业进行了明确,并详细地制定了产业扶持政策、财政奖励政策及配套服务机制。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区财政将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不少于2500万元,且每年递增10%,专项用于全区鼓励发展的各类产业的扶持发展。同时,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西山区政府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按奖励基数的0.1%。给予奖励,对新入驻西山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总部给予相应补助,对兴办境外企业、自营出口企业及纳税大户等都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借助“外脑”促发展,在11日下午,西山区还举行了产业发展座谈会,省、市有关专家和驻区重点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结合各自实际,从有利于推动西山产业发展的角度,畅谈交流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做法,共商有利于加快西山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共创西山区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抓好八个平台 提升综合实力
“要把西山真正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核心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区、高端信息化先行区、全域城镇化示范区和旅游文化特色区,就要进一步坚定加快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快‘五区两带一港’的建设。”柳文炜强调,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期,西山必须主动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激发内在的经济活力,把建设任务分解到每一项产业中,通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产业发展, 全力以赴推进西山产业大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大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大转变。
以海口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力以赴实现工业突破。不断提升园区档次,加快构建光学等“七大片区”;积极推进园区管理实体化;培育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加快产业升级。确保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不低于40%,力争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2012年实现倍增,2015年再翻番;同时全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到2015年力争突破55亿元。
以中央商务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建设“六个精品中央商务区”;引进“七大总部”;打造“环草海生态国际商务港”;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到2015年,全区非公经济占比要达60%以上。
以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把西山建成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成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到2015年,全区商贸物流企业的销售总额要突破3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500亿元。
以城中村改造为平台,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力争在2013年基本完成全区51个片区109个村的城中村改造,强势推进回迁安置房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不断拓展房地产业发展空间,深入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
以泛亚金融集聚区为平台,加快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市场和相对集中的金融核心区,积极引进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等著名金融机构到西山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大金融对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的支持,充分满足群众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以西山城市中央公园为平台,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努力实现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康体休闲、购物娱乐、文化展示、商务会展复合型转变,全力将西山区打造成为旅游文化特色区,到2015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1.5%。
以“数字西山”建设为平台,加快发展信息产业。重点推进“文件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发布平台”、“信息互动平台”、“网上审批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加速信息技术与三次产业的渗透融合;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长、关联性强、影响力大的科技项目。
以团结全域城镇化生态示范区为平台,加快发展都市农业。加快启动建设团结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园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重点打造团结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到2015年,初步建成与区域性国际城市相协调,有明显西山地域特点的都市农业系统,并成为云南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信息交流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