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警惕6类“招生陷阱”

来源:淮安新闻网 2011-06-30 14:07:50

陷阱一:分不够,钱来凑 某些非法中介人员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宣称可帮忙“低分高投”,高考分数低于200分也照样能上大学,也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

陷阱一:分不够,钱来凑

某些非法中介人员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宣称可帮忙“低分高投”,高考分数低于200分也照样能上大学,也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声称可以代办入学,只要交钱就能取得正规学籍、文凭。

陷阱二:内部指标作“诱饵”

一些不法分子声称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让低分考生也可进名校,然后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以帮助办理入学手续等为由,收取巨额介绍费或录取费。

陷阱三:混淆招生类别来敛财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一些招生骗子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声称“交钱就能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实际上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助学班、成人高等教育辅导班或网络学院。

陷阱四:假冒招生人员

有些不法分子假冒省高招办工作人员或高校招生老师,拿出“录取函”、“预录取通知书”、“入学批准书”等虚假材料。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军校领导、军队高级干部等身份,怀揣“部队院校招生录取介绍信”,招摇撞骗。

陷阱五:以“自主招生”行骗

目前不少学校经过批准都在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试点。不法分子也把目光转到了自主招生上,声称可以利用自主招生,录取分数较低的考生,让家长误以为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

陷阱六:打“时间差”邀功请赏

一些不法分子以“帮忙”为由,获取考生的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和密码信息后,利用考生信息渠道不畅而产生的“时间差”,赶在考生之前获取录取信息。这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他们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声称是自己找亲戚朋友、花钱疏通关系后考生才被录取的,向考生和家长索要“活动经费”。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号后4位泄露或被盗刷


网络 2014-01-23 13:42:22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常用伎俩


网络 2014-01-15 17:4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