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2011年第10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榜单出炉

来源:新浪房产 2011-06-30 10:01:30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针对房地产市场再次出台8条措施。这8条措施从政府监管、金融、税收、土地交易、房源供应、需求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调控措施。   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针对房地产市场再次出台8条措施。这8条措施从政府监管、金融、税收、土地交易、房源供应、需求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调控措施。

  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5月20日,和谐 共赢,发展”地产金融峰会暨“第十届(2011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联合正式对外公布了获评“第十届(2011年度)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这也是这五大机构第10次对外公布“广东地产资信20强”名单。

  据悉,本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中,有4家连续10年当选,当选8以上的占近50%,连续5届以上当选的占到90%。为了表彰这些企业10年来一贯的讲资守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评审会在10周年之际给这些企业特别颁发了“十年卓越资信房企” 、“和谐成长房企”奖项。


  评审10周年证实资信无价

  与会人士认为,调控是当前形式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房地产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年是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10周年,从这10年来看,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多次调控,一批不适应国家政策,资信不强的企业被淘汰。一批资信好,顺势而为的房地产企业却取得了几何式的增长,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的标杆、龙头。今后一段时期,房地产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1、市场产品逐渐向中高档靠拢,住房供应呈双轨制。2、市场将以改善型买家为主。3、一批实力不够,资信缺乏的房地产企业将被淘汰。房地产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将明显增加。

  10年来,20强年平均销售额增长17.6倍

  十年来,“资信20强”房企在金融机构、消费者的持续信赖和支持下,一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引领者。

  截至目前,“广东地产资信20强”累计销售总额达到5844.1亿元,累计开发面积14794. 9万平方米,累计销售面积10069.2万平方米,和“深圳地产资信10强”一道组成了中国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群体。占据广东各省市房地产市场份额50%左右,在一些年份一些地市达到了80%以上。广东资信20强和深圳资信10强,30家资信强企在全国所占市场份额已经接近15%。

  2001年,“资信20强”历经4年稳定积累期,奠定初步资信基础,销售总额刚刚突破100亿元大关,创造了当时的中国地产之最,20家企业年平均销售额为5.2亿元。至2010年,20家企业成长为跨区域的全国性领军房企,年平均销售额达到91.7亿元,为十年前的17.6倍。2001年,“资信20强”年平均销售面积为9.25万平方米,2010年,平均销售面积则上升为98.5万平方米,为当初的10.7倍。

  其中,一些企业如碧桂园、雅居乐、合生创展、中信等的2010年销售额,超越了10年前20家企业的年销售额之和。

  10年间,“资信20强”房企总资产年均增速达32%,高于1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广东GDP增幅,目前20家企业总资产均值为262.2亿元。10年前,20强企业净资产总值约为60.8亿元,目前20强企业半数以上企业净资产跨越50亿元大关,净资产均值则达到约94.2亿元。

  10年间,“资信20强”房企以销售业绩平均每两年半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壮大。以资信为基础,“资信20强”房企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从小到大,由大至强,逐渐成长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基石和决定性力量之一。

  10年来,20强从广东布局全国

  2001年,“资信20强” 房企发展普遍局限于广东省内,广东省以外项目总建筑面积不足100万平方米。首届广东地产资信20强评审举办之后,资信20强房企与各大金融机构建立巩固战略性强强合作,打破“房地产业为区域性产业”之说,逐步开始从“一市跨及全省”、“一域走向全国”,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广西、江浙等地逐渐成为“广东地产资信20强”房企新的利润中心。

  截止目前,“资信20强”已在广东省以外开发项目2000多万平方米,全国一二三线主要城市遍布“资信20强”的足迹,以“资信20强”为代表的“粤军”在全国房地产市场留下了自己深刻的印记和良好口碑。其中,65 %的20强企业已涉足中国四五线城市的开发建设。在广东省以外的住宅项目开发面积已占20强企业十年累计开发面积的约16.6%。

  与会房企认为,过去的10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值得大写特写的10年,10年的发展,有赖金融机构的支持。今后,20强房企将坚守资信本色,以更好的产品回馈社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