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以来,滨州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银企合作促进会,参会银行一届比一届多、签约数额一届比一届大、社会影响一届比一届好,累计合同、协议签约5795.14亿元,前八届银企会资金到位4342.78亿元,到位率92.64%。通过举办&ldq
自2002年以来,滨州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银企合作促进会,参会银行一届比一届多、签约数额一届比一届大、社会影响一届比一届好,累计合同、协议签约5795.14亿元,前八届银企会资金到位4342.78亿元,到位率92.64%。通过举办“自助餐式”银企洽谈活动,滨州的企业与全省甚至省外的银行实现了互惠共赢。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得益于我市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滨州金融生态环境列全省第3位
根据山东省各市地金融生态环境最新综合排名,滨州金融环境等级由B升为A,由2006年的全省第9位升至2010年的第3位。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吸引了外地金融机构争相入驻滨州。近年来,齐商银行、东营商行、恒丰银行等已在滨州相继开设了分支机构。据统计,滨州贷款增长幅度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截止到2010年末,辖区外股份制银行在我市的贷款投放余额已超过200亿元,对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诚信滨州”成为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结合点
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诚信建设,把打造“诚信滨州”作为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结合点。200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建设诚信滨州的实施方案》,在全市上下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倡树诚信风气,培植诚信典型。我市积极开展了“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村(户)”评选活动,“争创守信企业,争当诚信公民”在滨州蔚然成风。全市共评定出文明信用乡镇33个、文明信用村2079个、文明信用企业840家、文明信用工商户4889个、文明信用农户43万个。
为将“诚信滨州”建设推向深入,滨州把创建金融安全区作为一个有力抓手,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意见》,明确了创建滨州金融安全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出金融安全区考核标准,并对创建金融安全区的组织实施作出了具体部署。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了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与服务,建立健全了灵活高效的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定期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联系,建立起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2009年,我市某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链吃紧,我市立即成立了金融支持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多方协调筹措资金5亿元,确保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维护了信贷资金安全,得到各金融机构的广泛好评。
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市金融服务水平
信用记录,也就是大家经常谈到的个人(或企业)信用报告,是一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身份证”。目前,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已成为各金融机构贷款审查的重要参考依据。
滨州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市企业征信系统始于1997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4年升级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并于2006年7月实现全国联网查询。该系统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财务指标、贷款、担保等信贷信息。滨州于2009年制定下发了《滨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滨州市中心支行作为牵头部门。市人行认真履行职责,联合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大征信宣传力度,普及信用知识,着力加强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银企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通过组织召开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共同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