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加强征信知识 宣传和普及提高征信管理和应用水平

来源:鲁北晚报  2011-06-30 09:36:47

记者:修行长,建设银行作为中国《银行家》评选的“中国最具盈利能力银行”,请您谈谈对征信体系的理解。   修琦(中国建设银行滨州分行行长):“征信”即征集信用信息,它的基本含义是以了解企业

    记者:修行长,建设银行作为中国《银行家》评选的“中国最具盈利能力银行”,请您谈谈对征信体系的理解。

  修琦(中国建设银行滨州分行行长):“征信”即征集信用信息,它的基本含义是以了解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为目的的调查和评估。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征信体系的建立,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稳健运行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促进信用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记者:那么,征信体系建设的意义有哪些呢?

  修琦:具体来讲,加强征信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作为征信客体的客户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作为征信主体我们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摩擦力”,增加了信用市场交易的成本,不利于我国现在推行的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信用消费等一系列意在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有利于开发个人信用资源。信用也是一种资源,目前我行推出各式各样的个人金融产品几百种,假如没有足够的个人信用信息,风险无法得到度量,客户就无法“享用”。如果有了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信用资源被充分开发出来,银行有足够的个人信用风险信息,那么信用就成为个人的“绿卡”,经济生活就更加方便。

  三、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从经济交往的角度来看,守信与不守信是一种经济行为选择,社会经济信用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而充足的信用信息,不仅增加失信的成本,也有利于执法机构和监管机构进行经济监督,能有效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

  四、有利于银行业开拓业务。有了完善的信用系统,各个银行就可以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减少风险,创新服务范围。

  记者:请谈一谈建行征信工作开展情况。

  修琦:近年来,建设银行各级行都十分重视征信管理工作,专门用于个人征信的查询系统(PCQS)上线,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经理的征信查询和异议处理工作;为充分做好征信管理工作,将征信应用情况纳入信息管理考核和KPI考核中,按期上报征信应用成效,相互交流征信管理和应用经验;积极、稳妥处理个人征信异议;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和普及征信知识,使普通民众进一步了解征信知识,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记者:在征信信息应用过程中,建行是如何解决征信异议的?

  修琦:我行在征信异议工作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客户的征信异议。

  首先,建立了完善的征信异议解决机制。明确了负有积极协助客户解决异议事项的义务。从异议受理,到异议查询,异议回复等各环节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其次,对征信异议解决作为一项关键业务来看待,实施了流程化管理,明确了个环节的工作规程,提升了异议处理的质量和时效,为当事人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

  第三,积极协调督促上传更新数据,减少数据错报、漏报现象的发生,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第四,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在业务环节上加强个人信贷业务贷前审查工作,提高个人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切实防范冒名贷款、担保现象的发生。对发现的错误数据要及时修改并重新上报。在贷后管理环节,要尽到告知义务,及时通知还款人按时、足额归还欠款,帮助借款人减少不良信用行为的发生。

  记者:建设银行是怎样利用征信信息开展信贷业务的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修琦:首先,客户前来办理信贷业务时,客户经理查询信用报告,了解掌握客户个人信息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合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其次,在信贷资源的配置中,将相对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诚实信用的客户群体,对于信用状况欠佳的客户,我们列出了一系列禁止性条件和准入门槛;

  最后,不断创新经营思路和模式,制定统一授信业务操作流程,将风险关口前移,将信用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记者:下一步,在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方面,建设银行有何工作目标?

  修琦:我认为征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行将紧紧围绕打造“诚信滨州和谐滨州”这一主线,积极开展“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加强征信知识宣传和普及,共同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征信信息,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建设银行业务发展,为滨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我们积极的贡献。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