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常见的招生欺诈有哪些形式?考生应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记者就此向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进行了咨询。 1.混淆不同的办学方式进行行骗。 行骗者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
日前,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常见的招生欺诈有哪些形式?考生应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记者就此向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进行了咨询。
1.混淆不同的办学方式进行行骗。
行骗者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如成人高考、远程网络教育等)招生的区别,将低分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事实上,这类辅导班,只要注册就能入学。
2.借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
行骗者假冒军事院校招生人员,声称能够拿到军校“特招指标”,索取高额费用。其实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3.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行骗。
自主招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高校组织的测试,二是经测试合格后还需要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重点分数线。自主招生不是无要求的,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不是花钱能买到的。
4.招生中介提一些不具备招生资格的院校进行招生。
据介绍,由于个别民办院校资质不够,且违规严重,教育部已停止这些学校组织教育招生活动。但是,这些学校有可能在私下通过招生中介,对外违规招生。
5.私设高校招生点、办事处、招生网进行网站行骗。
行骗者私设高校临时招生点、办事处、虚假招生网,打着高校旗号,声称可以代办入学,让考生取得正规学籍、文凭、考生报考此类学校,交纳了部分现金后,不法分子便携款逃跑。
6.伪造录取通知书行骗。
行骗者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有些低分考生意外地收到多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号。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