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国概念股是陷入“诚信危机”还是沦为“赚钱工具”? 

来源:新华网 2011-06-27 10:51:20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股价6月底迎来久违的反弹,但是二季度以来一些在美上市中国公司频频被曝出财务作假、违规操作的负面新闻,似乎已让中国概念股“颜面扫地”。中国概念股被停牌、摘牌、限制买入的背后,是诚信危机的集中爆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股价6月底迎来久违的反弹,但是二季度以来一些在美上市中国公司频频被曝出财务作假、违规操作的负面新闻,似乎已让中国概念股“颜面扫地”。中国概念股被停牌、摘牌、限制买入的背后,是诚信危机的集中爆发,还是它们由于某些方面的疏忽而沦为美国部分机构的“赚钱工具”?

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新一轮“危机”

6月21日,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的新浪股价一天飙升18%,同时,和它一起代表了中国概念股的百度、网易、盛大等公司股价也在6月底出现了一波反弹。

但就在这之前,中国概念股股价大多出现大幅度下跌,由于中国企业自去年以来大量赴美上市,有人将它们股价的集体下挫和背后的“财务问题”视为中国在美上市公司新一轮“危机”。

在美国各个层次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多是通过IPO或反向并购两种方式完成挂牌的。据纽约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出现一股上市浪潮,仅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和全美证券交易所三个主要市场IPO上市的中国公司就多达34家。

随着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公司的增多,今年以来,很多在中国国内并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在美上市后被曝出涉嫌财务造假,而将其推向高潮的是证券经纪商在近期对中国概念股的限制买入。

美国证券经纪商盈透证券在6月初宣布,禁止其客户动用借入资金买入超过130家中资上市公司的近160只股票,其中约90只在美国上市交易,其余还有在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上市的中国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发布报告称,将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尤其是通过反向并购上市的公司进行持续专项调查。

为中国企业实施海外上市工作的金融投资服务公司亚瑟尔资本有限公司投行顾问李鲁辉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概念股特别是中小公司股票集中遭遇美国各方“阻击”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企业上市过程中出现虚假包装或自身财务确实出现问题;二是部分律师事务所、做空基金的恶意攻击所为;三是辅导中国公司上市的投资银行、审计公司玩忽职守,没有事先做好尽职调查。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遭遇“集体诉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2010年以前,网易、搜狐等公司都曾经受到过各种各样的诉讼。然而,新一轮针对中国概念股的“阻击”是因为中国公司真的出现了诚信危机,还是它们由于某些方面的疏忽成为美国部分机构的“赚钱工具”?

中国公司易受做空基金攻击

美国证券交易所和场外柜台交易系统审计委员会主席、麦楷博平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伯斯汀对记者表示,很多中国公司并不是真的有财务造假行为,但是也会受到卖空方的攻击,其中很多事件都是由做空基金挑起的。由于美国企业对于中国公司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一旦出现利空消息,就容易引发恐慌心理。

2010年6月28日,一家名为“混水”(Muddy Waters)的美国研究机构在一份报告中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东方纸业提出“财务造假”质疑。

为此,东方纸业审计委员会在寻求美国乐博律师事务所、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后进行了独立调查,并于2010年11月29日表示,“针对‘造假’的独立调查已经结束,没有发现虚增收入和挪用资金等现象。”

东方纸业发表公开声明解释了这一事件的起因:在2010年1月,两名声称来自研究公司W.A.B Capital的代表访问公司,并在结束访问后要求公司支付一大笔现金或者股本权益的报酬来交换一份积极的调查报告,东方纸业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接着在2010年6月28日,这些代表们发布了一份长达30页报告,发布机构Muddy Waters声称东方纸业挪用了投资人的钱。

在上述事实的基础上,东方纸业最终获得了清白。东方纸业负责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事件发生后,公司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成功予以反击。不过,东方纸业为之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股价从原来的每股14.79美元一度跌至4美元附近。

除去东方纸业,在所有受到攻击的中国上市公司当中,虽然也确有个别公司涉及财务造假,但不少中国公司则是蒙受了不白之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公司在受到类似攻击时大多保持沉默不语,这反而让美国投资者认为中国企业默认了指控。

目前经美国相关机构证实发现,对绿诺科技、东方纸业等中国公司发起“攻击”的美国研究机构背后就有一只做空基金,在发布上市公司不利消息前做空该公司的股票,从中获益。

为何中国公司会沦为“赚钱工具”?

在中国上市公司沦为“赚钱工具”的环节中,还有来自中介机构的风险因素存在。伯斯汀说,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本身对于美国上市规则不够熟悉,在法律方面及财务方面存在一些漏洞,让美国的部分律师事务所或者做空基金有“把柄”可抓。另一方面,一些不负责任的投资银行、审计公司在未做好尽职调查的情况下就推动企业仓促上市,在这一事件中也负重要责任。

李鲁辉表示,在美国集体诉讼的成本比较低,经常有部分律师事务所针对某一上市公司征集投资者提出集体诉讼。就算诉讼失败,该律师事务所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但一旦成功,诉讼方就会获得巨额收益。

伯斯汀表示,针对类似事件,负责企业上市的投行、审计公司在其中要负较大的责任。目前,美国上市公司审计监督委员会正在寻求一种方法,以使美国审计公司能够对中国企业上市的项目更加负责。

同时,曾经辅导60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的美国乐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富麟说,美国证监会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调查,相信并不是出于恶意和偏见,而是希望中国的企业能有更多更真实的信息披露。

马富麟认为,尽管最近出现个别中国赴美上市企业存在财务虚假问题,进而引发美国投资者对于中国概念股产生恐慌,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恐慌情绪会消失。中国企业应该对投资者更加透明,公开,让投资者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这样才不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面对攻击。  在做到预防措施之后,如果遭到“攻击”,中国公司应及时予以回应,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评级清一色AAA遭质疑


网络 2014-08-27 21:29:13

信用体系如何为企业“解渴”


网络 2014-05-21 09:30: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