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的李先生日前向记者讲述他去年为儿子选择民办高校所经历的种种痛苦。他说,他是被学校的招生简章给“忽悠”了。去年高考时,他儿子只达到了广东录取分数线的高专、高职类,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选择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李先生
番禺的李先生日前向记者讲述他去年为儿子选择民办高校所经历的种种痛苦。他说,他是被学校的招生简章给“忽悠”了。去年高考时,他儿子只达到了广东录取分数线的高专、高职类,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选择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李先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报读学校资料。看到一所信息学院的招生简章,里面介绍了学校壮观、漂亮的教学楼,师资力量雄厚,学生毕业后,学院负责推荐就业。看到这些让人动心的宣传,李先生刚开始的时候还真动心了。幸好,他多张了一个心眼,在填报志愿前,亲自前往该学院实地查看了一番。通过和留校学生的认真细致交流,了解到了学校的一些实情。原来,学院为了争夺生源,为了吸引考生的眼球在招生简章中夸大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水平、吹嘘毕业生就业率。
谨防招生简章忽悠人
读大学,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毕竟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跨过高考的“独木桥”,谁料却掉入另一种陷阱不规范民办高校设的招生骗局,进入办学硬件、师资不良的学校,耽误了学习。在招生大战中,受各种陷阱伤害的最终是那些无辜的学生。记者通过了解,一些民办该校往往是通过夸大、虚假的广告宣传,造成了不少考生、家长上当受骗。由于现在的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较高,每年的学费万余元,多则1.8万~2万元。有一些民办高校为了招到足够的学生,在招生过程中通常告诉考生、家长“先进来再说,有困难学校会想办法”,并声称学校会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或争取助学贷款。但事实上,普通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目前能够提供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和助学贷款名额毕竟是有限的,比例一般都不太高。
虚假招生有法可辨
专家提醒,为了不走入非正规民办高校虚假的误区,家长和学生要注意从以下几点来甄别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一是看招生简章,页面越漂亮,辞藻越华丽,越是夸大师资力量的越要注意;二是查验对方办学规模是否属实,是否存在挂靠办学;三是大多实力派民办高校多在省级以上电视台做品牌广告,但仍要注意非正规学校的进入;四是高考学生不要盲目填写登记表,以防被误导;五是考生家长不要任由考生的性格选择学校;六是在选择学校时,家长尽量要到学校实地考察,通过在校学生了解真伪。有过来人的考生表示,“要想去民办院校,一定要去通过省市招生办招生的学校,现在有一些民办院校一部分学生是省市招生办录取的,一部分是自己招的,这样的学校也不能去。凡是有自己招生的民办学校,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不可信,学生参差不齐,教工素质低下,学校管理混乱。”由此可见,学生家长要挑选一所好的民办高校还是有方法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