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谨防八大陷阱

来源:佛山日报  2011-06-17 15:37:13

老年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五花八门营销招数让老人防不胜防。上周,佛山日报连续报道了高明老年保健品市场的各种“乱象”,并曝光不法商家常用的各类“诈骗技巧”。   目前,高明的老年保健品市场

  老年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五花八门营销招数让老人防不胜防。上周,佛山日报连续报道了高明老年保健品市场的各种“乱象”,并曝光不法商家常用的各类“诈骗技巧”。

  目前,高明的老年保健品市场由哪些部门进行管理?对于这类的老年保健品销售当中存在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如何干预?采取何种打击手段?连日来,佛山日报记者进行调查。

  监管:多部门联合净化市场

  上月开始,高明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联合职能部门共同开展打击“健康体验式”、“讲座式”非法销售健康产品的专项行动。行动主要打击和取缔未经批准,就擅自在酒楼宾馆、综合农贸市场等场所举办的以健康讲座、健康产品免费赠送说明会、专家义诊、免费检验和试用等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幌子,背后都是高价销售健康产品等非法行为。”区卫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联合监管无证经营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等非法行为。

  据介绍,保健品监管涉及到多个部门。其中,生产环节属于质监部门监管,流通领域则归属于工商部门,保健食品则由食品、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如保健产品涉及到夸大功效和虚假广告行为,就属于工商部门管理。

  建议:不要轻信保健品功效

  一般而言,与药品相比,商家经营的保健食品一般都不存在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商家主要是采取夸大功效、把保健品包装成“药品”骗取消费者高价购买。

  高明区卫计局副局长陈少通表示,这类的商家主要选择城乡结合部等老年人活动比较频繁的场所,抓住中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通过组织他们免费参加户外活动、免费体检等手段,骗取中老年人的信任,继而虚假宣传和推销保健品,诱使中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只具有普通保健作用的保健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陈少通提醒,一旦遇到推销者提供的各种免费服务的情况,老人应及时和家人沟通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弄清原委;不要轻易相信推销者对保健品的宣传,注意保健品与药品的区别,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的治疗功效,购买保健品也要到正规商店购买。

  在高明,近年来,保健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有286家合法登记的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大部分都是药店兼营,还有部分的超市也兼营保健食品。除此之外,还有近60家保健食品专营店。

  陈少通说,尽管部门加强联动打击,但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朋友要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提高对相关的认识。他透露,一般保健食品的经营者经常会找部门来审批举行集会、讲座,但部门通常都不会予以批复。

  提醒:保健品不能当“药”吃

  据调查,市面上的保健品大部分以保健食品为主。保健食品——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品,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保健品对生理机能异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可以调节生理机能增进健康,但不能替代药品。

  区卫计部门表示,对于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保健食品概念模糊,将产品当成药品来出售,欺骗广大消费者,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保健品保健功能主要有即增强免疫力等,超出这些类别的可能是虚假保健食品。其次,要到正规营业场所购买等,并索看《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相关证件。再次,检查外包装是否印有专门的保健食品标识(绿色草帽状),检查保健食品批文号。

  “最重要是别将保健品当药吃。”区卫计部门表示,许多市民都将治病希望寄托在保健食品上,有些不法商家在保健品中违法添加带治疗性作用的药物,形成副作用。

  卫生部门提醒,消费者要理性对待保健食品,对于某些保健品宣称短期服用就明显效果,可替代药品,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另外,如果遇到在宾馆饭店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相关链接  

  注意保健品购买“八大陷阱”

  近日,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结合佛山日报关于老年保健品系列报道,对消费者做出提醒,并公布8大陷阱。

  1、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人。

  2、打高科技的“幌子”上门推销,老人往往不能辨别真伪,事后既没发票又找不到店铺,最好自认倒霉。

  3、打着“名医会诊”旗号,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老人购买、服用保健品。

  4、通过“免费旅游”等手段吸引老人,让老人过意不去后购买产品。

  5、在酒店冒充“专家讲座”,讲述某保健品功效如何神奇。

  6、采取“会员制”哄骗老人购买保健品。

  7、在商场门口设立“免费抽奖”等促销手段,雇“托儿”在旁边现身说法,诱骗老人跟风购买。

  8、利用老人渴望亲情心理,经常嘘寒问暖,熟悉之后软磨硬泡让老人上当。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号后4位泄露或被盗刷


网络 2014-01-23 13:42:22

警方揭秘电信诈骗常用伎俩


网络 2014-01-15 17:43: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