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良商家载入“黑名单”,意味着布下了天罗地网,让违规者无处遁形。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频发,监管的不足,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在惩戒失威的环境里,守信又如何会有深入人心的穿透力?而不老实反而占便宜的导向,又使更
把无良商家载入“黑名单”,意味着布下了天罗地网,让违规者无处遁形。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频发,监管的不足,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在惩戒失威的环境里,守信又如何会有深入人心的穿透力?而不老实反而占便宜的导向,又使更多商家离经叛道。回头看一看市场这些年的演变,令人触目惊心的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屡见不鲜,更是“问题商家”的日见其多。
“黑名单”并非只是一些数据、资料的罗列,而恰是生产经营者能否进入市场的一张“通行证”。“黑名单”最大的效应,应是将失信者划入另类,给失信者套上笼头,一次失信,处处受阻,寸步难行,淘汰出局。但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拟实行的“黑名单”制度,还是太温柔了。规定3年以内连续3次以上(含3次)列入黑名单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才不予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这样的处罚,能吓退无良商家吗?
惩治失信,理应没有“弹性”,没有“余地”,“一失足”就要成“千古恨”。一次又一次的“累计”,会使惩治犹如隔靴搔痒,威慑力一降再降。一次违规即“摘牌”,并不是不教而诛。诚信经营的道理天天在讲,没有谁会不知。一次违规即“摘牌”,这“一步到位”,才显出了整治食品安全乱局的决心。
另外,餐饮企业关门之后再改个名重新开业如今很普遍,因此一次违规即“摘牌”之后,还须有终生禁入制度,把黑心业主永远拒之于餐饮行业之外。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