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数据诚信:亟需斩断商业利益链

来源:新华网 2011-06-03 17:18:36

“第三方数据”如其名称所示,始终脱不开加诸数据之上的公信力问题。信任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润滑剂和重要资本。第三方数据,无论是对企业或组织运行状况的监测,还是基于主客观指标体系的各种排行榜和评估报告,其之所以成为一

   “第三方数据”如其名称所示,始终脱不开加诸数据之上的公信力问题。信任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润滑剂和重要资本。第三方数据,无论是对企业或组织运行状况的监测,还是基于主客观指标体系的各种排行榜和评估报告,其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恰恰是因为同行以及公众对企业或者组织自身发布数据的公信力有质疑。现代管理是运行于数据之上的,数据背后是巨大的利益关联。当公信力成为获取商业利益的必备要素和资本时,第三方以客观性为数据赋权本身也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利益链中。

    第三方数据从指标设计、抽样策略到发布呈现,方法多样,不一而足。委托方、媒体和受众的参与,以及众多第三方机构的涌现及相互竞争,极大地增加了这一传播过程的复杂性,激发了公众对第三方数据背后存在的操作空间的隐忧和“阴谋论”想象。可以说,“第三方数据”的公信力问题是与生俱来的。而公信力对于提供这样的数据的机构或者公司而言,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与学术研究或管理决策对数据的使用不同,许多第三方数据之争往往同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数据作为业绩、市场、效益的佐证,为委托方获取公关传播中的优势时,这一传播过程难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抽离和杂糅数据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和语境。如果说学术领域并不鲜见的数据造假仅仅发生在学术共同体内的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从传播的角度而言,生产第三方数据的咨询机构,传播和诠释第三方数据的媒介(往往也是委托方),以及解读数据的公众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第三方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各种舆论效果。

    咨询机构的能力和诚信,媒介从业者和委托方的诚信和素养,以及公众的素养左右了这一传播过程。任何传播参与者能力、诚信和素养的缺失,都会给商业利益带来可乘之机,伤害“第三方数据”应有的客观性。而这些能力、诚信和素养问题集中体现在对互联网数据本身的获取、应用和理解之上。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英国TESCO


互联网 2016-11-28 07:44:5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