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2011行业运行特征及授信政策要点

来源:中金在线  2011-05-31 21:19:04

一方面是老百姓感受到巨大的泡沫和通胀,另一方面是银行贷款紧缩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这一涨一缩让2011成为最纠结的一年。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2011年5月12日宣布,从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

  一方面是老百姓感受到巨大的泡沫和通胀,另一方面是银行贷款紧缩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这一涨一缩让2011成为最纠结的一年。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在2011年5月12日宣布,从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在2011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十一次上调。专家认为,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高增长带来的流动性压力。至此,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的历史高位。一再紧缩的货币政策,让银行信贷成为稀缺资源。

  产业政策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对钢铁、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对于产能过剩和淘汰产业的调控和引导,商业银行如何抓住政策变化衍生的信贷机会,如何把握各个行业的信贷风险,如何推进信贷资金与经济支柱产业的高效对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是当前各家银行经营管理以及信贷授信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货币紧缩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行业授信成为目前银行、企业、媒体、普通大众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北京银联信重磅推出《2011年行业授信政策要点通用手册》这本书,就授信政策对各个行业的运行特征以及授信政策要点做了明确的分析。

  为此,记者就此对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进行专访。

  记者:符总您好,我们知道,现在各商业银行对授信管理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您能把授信管理的相关背景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符文忠:您好,授信管理是自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试行)》起,才正式被引入我国商业银行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授信管理从防范各金融机构分头授信,不同信贷产品分散授信,不同地区分割授信入手,对有效防范总量风险、关联风险、结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授信已成为重要的监管要求,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而行业授信,是指具有可操作性和强制执行力的行业信贷政策,是银行控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银行必须对交易伙伴进行选择和判断。首先,银行选择客户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市场;其次,银行评价客户不能简单、孤立地仅凭客户过去、现在的情况来推知其未来,应该把客户置于其所处的行业发展环境中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前瞻性的判断。行业授信是信贷管理制度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行业授信制度是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补充。

  记者:据我所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授信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在研究和实际管理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您认为我国授信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呢?

  符文忠:近几年,商业银行的授信管理框架、制度、机制、方法等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控制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但在授信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阻碍了授信业务综合效益的提高。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1.贷款权限过度集中,削弱了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银行为了从总体上控制风险,信贷资金向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项目集中。在信贷资金管理上,集中上收信贷审批权,相应收缩了基层支行的授权授信权限和额度。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基层需要信贷资金的却没有审批权,而有审批权的却对实际要求情况不了解的矛盾,审批权与风险责任的不对称,会使基层风险有向上转移和聚集的危险。2.全国统一的信用评级和实施规则,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全国统一的信用评级增强了信用评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道德风险的发生。但这种做法,只考虑了全国各行业的统一性,却没有顾及到各地区的特殊性,明显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行业与企业。3.可能造成对集团企业和关联企业授信失控。商业银行在对集团企业进行统一授信管理时,除了对极个别好企业公开其授信外,对其他企业的授信额度基本上相互之间保密,这就为某些企业多头开户获得多家银行授信提供了可能;同时,集团企业与关联企业内部关系繁杂,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授信失控。4.授信的弹性不足。主要表现在:授信额度大小与企业实际额度需求有差距;授信期限设定与企业实际资金周转不匹配;实际授信形式单一与实际需求形式多样化的矛盾;贷款审批权上收,基层行的贷款上报审批环节增多、路径增长、相对延缓放贷速度。5.造成局部信贷膨胀与局部信贷紧缩。商业银行资金商品的“嫌贫爱富”天性,导致授信对象“趋同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授信地区“发达化”——经济发达地区。这致使授信在地区分布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同一地区,更多地集中于某个城市或某些城市; 在行业上,更多地集中于某个或某些行业。这种“局部的信用紧缩”和“局部的信用膨胀”必然不利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尤其会导致西部的县域金融服务萎缩。

  记者:如果要解决以上问题,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符文忠: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授信管理水平,使授信管理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充分防范信贷风险,提高授信业务的综合收益,不断弥补各种缺陷和不足。商业银行应增强授信的弹性,建立科学的调整机制。商业银行的授信主要依据国家的货币政策、当地的经济金融状况、金融机构的行为管理能力与经营战略,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商业银行应及时做出调整。商业银行应在“三性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贷款权限,根据不同辖区经济发展和客户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别授权,对信贷资产质量高的分支行、地区和讲信用的客户,应扩大其贷款审批权和贷款额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为中小企业办理各种支付服务,了解企业支付、交易、信用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建立分类信息系统,储存与共享这类信息,对申请贷款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销路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分析,筛选出有市场、有效益、信誉好的中小企业作为客户群;根据中小企业以往的支付、交易和信用记录,对信誉好的企业,商业银行应该公开增加对其流动资金授信额,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授信形式;不断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模型。

  记者:那么我们此次推出的《2011年行业授信政策要点通用手册》对我国授信管理有哪些助益呢?

  符文忠:《2011年行业授信政策要点通用手册》的编制正是基于加强行业授信管理、规范行业准入标准、防范信贷风险的初衷而出版的。该书在对三十余个行业总体判断的基础上,分别对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运行现状、行业融资需求等特征进行分析,规范了新进入该行业的准入条件,并对介入该行业的前瞻性进行分析。清晰阐述了什么样的客户是银行应该拒绝的,什么样的客户是银行应该积极营销的。有了这样的行业信贷政策要点的归纳汇总,前台营销人员会很清楚贷款营销对象是谁;后台审查人员对于不符合行业信贷政策的贷款能够及时的做出否决,终止决策流程。从而使银行的信贷管理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能从根本上防范信贷风险。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会提供更具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授信政策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外部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状况,以及自身的行为管理能力和经营战略等情况,制定本行的总体信贷策略和授信总体思想,并对重点行业分别制定授信方案,包括区域、细分行业、项目、客户的选择,新进入该行业的客户及项目的准入条件,授信方案的产品、担保的具体要求等等,还可以为重点客户群提供相应的授信解决方案。

  我们的授信咨询团队致力于使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更加科学规范、信贷政策更加具体可操作、授信管理能力不断增强,防范风险的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业务是以“授信”为核心,包括授信政策制定、授信评审要点指引、授信尽职调查、授信风险评价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提供各种授信解决方案。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使我们对《2011年行业授信政策要点通用手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除此之外,银联信在行业授信这方面能提供哪些相关服务呢?

  符文忠:我们的外延服务有多种,也有很灵活的组合弹性。比如提供更具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授信政策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外部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状况,以及自身的行为管理能力和经营战略等情况,制定本行的总体信贷策略和授信总体思想,并对重点行业分别制定授信方案,包括区域、细分行业、项目、客户的选择,新进入该行业的客户及项目的准入条件,授信方案的产品、担保的具体要求等等,还可以为重点客户群提供相应的授信解决方案。

  我们的授信咨询团队致力于使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更加科学规范、信贷政策更加具体可操作、授信管理能力不断增强,防范风险的水平不断提高。

  此外,银联信还可为客户进一步提供本地化、区域化以及行业细化等多方面的授信政策的精细化个性化全方位咨询服务,我们将随时恭候垂询,并竭诚为其优质高效的服务。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不断改进我们的服务和产品质量,与商业银行一道,携手并肩共同发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