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市场宽裕流动性的宏观政策正在步步逼近,从6月起,银监会将按日考核银行存贷比指标,取代之前的按月和季度考核方式,并对银行日均存贷比设定75%的监管红线。银行人士表示,在21%的法定准备金率之下,此项日均考核模式增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剑指市场宽裕流动性的宏观政策正在步步逼近,从6月起,银监会将按日考核银行存贷比指标,取代之前的按月和季度考核方式,并对银行日均存贷比设定75%的监管红线。银行人士表示,在21%的法定准备金率之下,此项日均考核模式增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今后高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或将“常态化”,而信贷紧缩的局面或将进一步升级。
银行开始着力调控存贷比
从年初到5月份,银行存贷比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由原先的季末考核改变为月末考核再到日均考核,商业银行资金紧缺的情况将进一步加重,随之而来的流动性风险不言自明。
“以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行不通了。今后银行每天都要向银监系统报告存贷比情况,进而实现存贷比实时动态监测。”某股份制银行长沙分行信贷负责人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收紧银行的信贷规模。不仅会使得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走高,也会使得企业信贷利率走高,变相实现了信贷收紧的目的,这将使得今后的贷款会越来越难。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不少银行的存贷比接近监管“警戒线”。据今年4月发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招行、深发展、中信、民生、兴业、光大等银行的存贷比分别为74.59%、72.37%、72.83%、72.74%、71.21%、71.15%。而在长沙,早有部分银行开始着力“调控”存贷比。
存款“月末冲点”游戏难维系
“30天期限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达5.32%,比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还高”。又到了月末,长沙多家银行纷纷猛发短期理财产品,试图缓解揽储的压力,而日均存贷比监管对原有银行内部的考核体系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以往为了完成指标,我们都是月末突击揽存。如果按日考核,存款上不来,贷款就不能放。”一位银行人士分析,在存款不能有效增长时,日均存贷比考核将减小银行新增信贷总量。据了解,一直以来,中小银行的存贷比监管压力要比大型银行更吃力,相比大银行的网点多,吸纳存款能力强等优势,中小银行对存款的渴望显得更为迫切。
“下个月起,银行的揽储压力更大了。以前月末集中发行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可能更加常态化地发行,留住长期性资金。”上述银行负责人表示,面对即将实施的日均存贷比监测,发行理财产品正成为银行冲存款的一种方式。而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战”将更加激烈。据金融界网站统计,上周共有308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较上周增长32.2%,是近期以来理财产品发行最多的一周。
信贷紧张局面进一步升级
市场“钱荒”再起——分析人士表示,根据银监会最新监管要求,6月起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比将不得高于75%,加上当前执行的21%的法定准备金率,这使得各商业银行手上的资金头寸,腾挪余地有限。
“日均存贷比的监控”最后时限已经迫在眉睫,要么高息揽存,要么放缓信贷增速,成为各大银行必须做出的选择题。由于市场流动性紧缩,在存款不能实现有效快速增长背景下,日均存贷比考核将会使各大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贷款新增速度放缓。
普通百姓和企业也感受到了市场上资金的压力,个人房贷,企业贷款都受到控制。从去年到现在,感受市场资金压力更多的是两类人,一是准备贷款买房的人,二套房贷甚至一套房贷,都提高了门槛,其次是中小企业银行遭遇贷款难。银行的资金的紧张,使得至少在同业拆借市场上,拆借的利率正在大幅的上升,简单地说,银行间相互借一笔钱的成本也正在加大。
[小知识]
什么是存贷比
存贷比=贷款总额/存款总额,这一比例高意味着银行可运用资金高,但是流动性风险随之也大;这一比例低则意味着银行可运用的资金有限,虽然风险降低,但利差收益受到影响。因此,在存贷比监管指标上,银监会既要考虑风险亦要考虑效益。
[请注意]
日均考核≠逐日考核
过去,银行只要在季末或是月末的规定时点上低于75%的监管红线就可达标。如今变为日均考核,即一个月内银行日均贷款数除以日均存款数,但并非逐日存贷比考核,这对银行的压力相对小。这要求银行在存款量上要有持续性。这对网点少吸收存款能力弱的中小银行是较大的考验。
据悉,日均存贷比监管的具体操作步骤为,银行向监管部门提供的月度报表里新增日均存贷比一栏,该指标指向的是月末日均,银行并不需要每天都上报当日存贷比数据,所以月末的揽储冲动仍然很大。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